虎尾安溪慧日講堂上空的雲彩


講堂二樓觀音像前的蚱蜢


翠綠的蚱蜢


講堂上空的雲彩之一


講堂上空的雲彩之二


講堂上空的雲彩之三


黃昏的天空


    今天我對聯合報報導的一則新聞感到興趣,那就是由旺中事業集團掌控的中國時報,最近爆發離職潮。照理講,這則消息與出家人沒有任何的關係,但是曾經在中國時報服務長達廿五年的我,難免有一些感觸。


    感觸之一是,老報人余紀忠所建立的時報王國,沒有想到會被兒子余建新如此快速的玩掉,整個平面、電子媒體都轉手給旺旺集團的蔡衍明董事長,余董事長在天之靈,恐怕不勝唏噓。因而我預知,中國時報再也無法繼續維持余董事長時代頭骨崢嶸的風格,畢竟生意人在商言商,只會利用媒體來保護及壯大自己的事業版圖,不會用它來增進全民的利益,當事業的利益與全民的利益有所抵觸時,一定是強烈保護自己的利益為優先。最近一年多來,旺中集團在併購有線電視系統台,不論對政府的嚴厲評論或對學者的攻擊,這都是過去兩大報時代所不會發生的事情,當時中時、聯合兩大報時代,競爭激烈,誰都不想失掉報格,誰也不敢碰觸週邊的事業。但是如今中國時報由旺中集團掌控,想要維持獨立的報格,善盡媒體的社會責任,恐怕障礙更多。


    但是換做另一個角度來看,蔡衍明董事長會如此過度的激怒,一定是不滿有些學者對旺中集團事業不夠客觀的批評,或者有些同業基於競爭,故意公開與旺中集團對幹,甚至加以醜化,因而激發他以激烈的手段來捍衛自己的事業王國。換了其他大老闆,大概也會這麼做,否則就不會有大企業,不斷想在媒體的版圖擴張,並非只有蔡董事長而已。媒體之間,涉及商業競爭及利益,只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媒體之間的彼此批評,只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差別而已。


    平心而論,企業掌控媒體,不是只有旺中集團,同時其他媒體混淆社會責任的程度,有的比旺中集團還嚴重,卻很少有人嚴加批評,但是對旺中集團併購有線電視系統,彷彿大家合力在對付一頭巨獸,群起而攻,也因而激起了蔡衍明的鬥性,要知一個人能成就大企業,一定都有他特殊剛強主觀的個性,所以蔡衍明不但要對抗NCC,也要對抗同業,對抗學者,更要對抗有心人發動的抗議群眾。但是如果長此這樣下去,蔡衍明一旦激起眾怒,恐怕對事業的發展未必有利,民意能載舟,也能覆舟。


    中國時報歸屬旺旺集團之後,堅守媒體的社會責任做得不如余紀忠董事長時代來得理想,是很明顯的事實,長期閱讀中國時報的我,早就有某種程度的不以為然。但冷眼看其他媒體,就有比中國時報的表現好嗎?恐怕失格的程度只會更嚴重,面對社會輿論的批評,這些媒體不是照常我行我素,顛倒是非黑白。所以不管是政府或學者專家,既然要降伏媒體巨獸的作怪,就應公平性的處理,不應只專對旺中集團所掌控的媒體。


    在兩大報三台的時代,大家嚴厲批評政府不應箝制新聞自由,但是當時的媒體比現在能夠善盡社會的責任,起碼維持相當程度的新聞品質。在公正客觀的要求上,還能多所節制,發揮某種程度的社會教育責任,是影響相當深遠的第四權。可是在報禁開放之後,媒體固然也會扮演正義的角色,摘奸發伏,打擊邪惡,但是大多數所看到的是為了追求商業利益,不斷製造政治、社會的亂象,新聞品質不再嚴格要求,只求在內容上標新立異,譁眾取寵,形成不正常的人,可以製造新聞而上報或電視,正常的人,做了許多公益慈善等有意義的事情,且因為缺乏看頭而被割捨。冷眼觀察,媒體以商業掛帥,不再將社會教育放在心上,也不再念茲在茲去維持莊嚴神聖的言責。所以我從九十三年退休以來,對媒體的表現,實在很失望,如果要我評分,他們的表現根本不及格。


    媒體秩序,和立法院一樣的失控,最悲哀的是讓大家只見到政府及官員的無能。自從總統改為民選之後,我就知道這個社會早晚要失序,官員尊嚴會被賤踏,因而心存五日京兆,保守投機的想法,以致不是服務態度趨於保守,就是能撈則撈;學者、老師、司法官不能潔身自愛的情況,所在多有,整個社會的秩序,逐漸失控,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職業道德,家庭倫理,幾乎蕩然無存。所以活在現今社會,最好不看報紙,關閉電視,否則每天看到各行各業的亂象,正常人大概都會深感不平與痛苦。


    媒體就像一頭發狂的巨獸,似乎沒有人有力量加以降伏控制,因此媒體可能成為周處除三害中的周處,除了二害之後,卻不自知自己是第三害。佛遺教經中開示:「已能制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亦如惡馬,不以轡制,將當牽人墜於坑埳。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踔躑,難可禁制。」眼見媒體的巨獸越來越壯大,越來越激狂,請問,有誰來調伏這頭巨大的猛獸?


※講堂除了一樓的門打開,其他窗戶都有密閉紗窗,所以較大的蟲類應該飛不進來,昨晚李瑪莉校長又來講堂接受台灣省舞獅技藝會總幹事王宏隆推拿手臂,先到三樓佛堂禮佛,下來時,在二樓的觀音像前發現停留一隻蚱蜢,她覺得這隻蚱蜢的顏色翠綠得好看。這是繼不久前,在講堂三樓發現蝴蝶之後的新發現,這些蟲類進來講堂,居然都知道停留在觀音像前,給人一種通靈性的感覺。


    紀錦義居士今天又來禮佛,對年輕人的人生觀與工作態度,有失望,也有悲憫,失望的是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念及工作態度;悲憫的是有很多的年輕為了生存,必須更加的努力。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於 農曆七月十五日 下午二點舉行超度法會,不收費用,參加超度的蓮友請自行準備素食祭拜往生親人,並一起恭讀慈悲三昧水懺、地藏經功德迴向,為便於準備牌位及誦經事宜,請事先報名。講堂電話:05-63336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