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安溪慧日講堂供奉之地藏王菩薩



鮮花供佛



 


   民國六十五年到八十五年之間,拜台灣經濟發展,政治穩定之賜,佛教的發展頗為昌盛,許多金碧輝煌的佛寺,大概都是在這個時期所建立,知識份子投入學佛修行或出家的行列,也以這個時期最為燦然。然則,隨著台灣過度崇拜物質,與社會過度政治化的結果,學佛修行的情況,似乎缺乏往年的熱誠,尤其年輕人對佛教的關心與參與,也相對比往年冷漠、疏離,如果這種情況不改善,也是未來佛教薪火相傳的危機。


    上午台灣靈巖山寺斗六念佛會前會長慧皎居士送來朝山相關資料,悟耀將於八月十八日,農曆 七月二日 星期六,帶領蓮友參加靈巖山寺的萬人朝山活動,三步一拜,禮敬地藏王菩薩。慧皎居士於日前才到山上擔任觀世音菩薩成道大悲法會的義工,同時明顯感受到這些護持靈巖山寺的義工年紀逐漸老大,但新加入的年輕一輩義工卻有限。


    其實,不只是靈巖山寺,大概每個佛教道場,大概都有這種老化現象,許多道場的共修,也以老菩薩為多,國小以下,大概會隨父母參加念佛,國中以上,就想擁有自己的世界,大學以上更少。從我主持講堂的念佛會十多年,我也能感受這樣的時代趨勢。


    九十七年在高雄市阿蓮區光德寺受三壇大戒,我的剃度師父,也是得戒和尚上淨下心長老也有類似的感嘆,認為加入佛教界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有識之士開始感受這樣的危機存在。


這種情況就像台灣有很多古老行業,經常因為難以找到年輕人薪火相傳而相繼的沒落,甚至從此流失關門。


    年輕人對佛法真理缺乏追求的興趣,大概與社會風氣的發展有關,過去的社會即使經濟逐漸的繁榮,但還是不離簡樸的生活,大家在生活上的享受不崇尚奢侈,水平大概一致,沒有很大的落差。而今社會風氣過度崇拜物質的享受,相對的精神文化領域的學習也更為疏離,不只是佛教如此,恐怕許多道德學問都是如此。政府不重視道德文化,媒體鼓吹享樂風尚,學校教育的失焦,年輕人好逸惡勞的現象日益嚴重,對形而上的學問自然不感興趣,生活的自我放逐縱逸,更加隨興,甚至有些人放浪形骸,無法節制。


    如果年輕人拋棄文化道德,精神領域的學習,未來碰上問題與障礙,可能缺乏排除解決的智慧,因而可能會累積許多心靈上的痛苦與煩惱,甚至動輒以自殺的淺薄方式來解決人生問題。偏偏政府、媒體、學校都不重視這樣的危機存在,長期忽略文化道德的培育與發揚。


    物質的欲望永遠都不可能滿足,追求物質的享受越厲害,未來的失落感,便會相對的嚴重,等到發現問題的嚴重,幾乎已是病入膏盲,無藥可救。


    佛法如慧日,可以破除一個人內心的黑暗,讓你找到人生的光明,但年輕人卻將佛法當作是落伍,保守的宗教,以致缺乏學習的興趣。


    二十一世紀是物質文明達到鼎盛的時代,但也是精神文明嚴重貧乏的時代,所以有人預見二十一世紀,也是精神疾病最嚴重肆虐的時代。精神疾病無法從醫藥來根本解決,必須從佛法的慈悲與智慧來尋求治療的方法才行。當然,佛法如果要吸引年輕人的興趣,也不能再墨守成規,在不失清淨戒律的精神下,讓佛法呈現更活潑,更能融入生活之中。讓年輕人透過佛法的學習認知,體會金錢物質的追求擁有,不是絕對的可靠,真的想要擁有歡喜自在的生活,還是要依賴佛法來指導,否則無法破除心靈的黑暗,也難以 將精神的迷失導引回歸正常。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於 農曆七月十五日 下午二點舉行超度法會,不收費用,參加超度的蓮友請自行準備素食祭拜往生親人,並一起恭讀慈悲三昧水懺、地藏經功德迴向,為便於準備牌位及誦經事宜,請事先報名。講堂電話:05-63336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