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老木雕羅漢之二


彰化縣長卓伯源,今年有三次送蝴蝶蘭供佛,包括春節、觀世音菩薩聖誕及釋迦牟尼佛佛誕,前兩次的蝴蝶蘭是從彰化採取宅級配的方式,所以花被密封,以致供佛沒有多久,花就陸續的掉落。這一次,是請虎尾一家花店親自送來,所以到現在已經過了半個月,蝴蝶蘭的花片仍很新鮮。供佛鮮花新鮮,可以維持較久,所以以我對花的觀察,卓縣長最近的施政,應比年初時來得順手。天女散花有學問,蓮友供佛的鮮花,我也可以看出一些他們的運氣。



日出


黃昏


日落
   


    在家居士時,我就喜歡讀維摩詰經,出家後,仍然喜歡研讀。不僅是維摩詰居士與文殊師利菩薩的對話精彩,即使維摩居士的侍者天女,與佛陀弟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對話佛法,都很精彩。


    文殊菩薩來維摩居士的斗室探病,有一天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的身上。華至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


    爾時,天女問舍利弗何故去華?舍利弗答曰:「此華不如法,是以去之。」


    天女曰:「勿謂此華不如法,所以者何?是華無所分別,仁者自生分別想耳。若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為不如法;若無所分別,是則如法。觀諸菩薩華不著者,已斷一切分別想故;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聲、香、味、觸得其便。已離畏者,一切五欲無能為也。結習未盡,華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也。」


    想不到天女散花,看起來很平常,居然隱含一篇大道理。這就是維摩詰經引人入勝的地方,即使天女論起佛法,所表現的智慧辯才,連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等佛陀弟子,都難免為之詞窮。


    我們一般人在討論佛法時,很容易就會犯一個毛病,就是自認為什麼是對,什麼是不對;自認為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如此就會毫無覺知的落入分別心的存在,同時還很頑固認為自己的見解才是對的。


    天女還強調一個道理,人只有自己心中生魔,魔才會趁機來擾亂;大家對生死輪迴產生恐懼,於是才有色、聲、香、味、觸等六塵的迷惑利誘。


    過去,常有人問我:家中安置佛像等藝術品是否會不平安?我常以一句話答覆:「以正感正,以邪招邪。心正無所求,百邪不侵。」所以會招來邪靈,乃因有人心地先邪,見佛像或神像,喜歡亂求一通,以致邪惡上身,乃咎由自取也,與擺放佛像藝術品無關。


    天女認為過去的習氣未盡,所以花才會著身,習氣都沒有了,花自然就不著身。人也一樣,業障消除淨盡,就會顯得神清氣爽;業障太重,就會自然表現憂鬱的臉相出來。所以萬法唯心所造,順其自然,不用分別心太重。待人處事,處處都存著分別心,難免患得患失,生活難以自在,如果學佛修行,便容易產生種種的障礙。


    以一個法師來師,對待貧富,不能有分別心、飲食穿著不宜有分別心,沒有分別心,妄想執著等煩惱,像花一樣,也就不容易著身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的頭像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釋悟耀)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