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堂佛像: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鑑真和尚的電影,以個人的見解,認為內容情節,可以再加強,但基本上,我是肯定製作這類高僧傳記的電影。更盼望佛教界多製作高僧傳記的電影或電視劇,這也是一種接引眾生學佛的權宜做法。如果問我,有那位高僧適合拍成電影,我覺得來自龜茲國的高僧鳩摩羅什的故事,可能不錯。
鳩摩羅什是以翻譯佛經為最大成就,是中國四個最偉大的譯經家之一,其他三個是義淨、真諦、玄奘法師。
鳩摩羅什一生很富戲劇性,他七歲出家,可以日誦千偈,以一偈卅二個字來算,他一天可以背誦三萬兩千字,簡直就是個神童。但鳩摩羅什最特別的是,曾經有二個國王為他發動戰爭搶人,包括前秦的符堅,後秦的姚興。又有兩個國王強迫他結婚,一個是喜歡戲耍他,後來自立為涼州王的呂光將軍;一個是姚興,他覺得羅什人品學問不錯,應該讓他傳下優良的後代,就是現在所說的優生學觀念。於是一次賜給他十個歌妓作太太,為了譯經事業,他只好忍辱。
由此可見,當時國王對高僧的尊重有時只是表面功夫,就像現代政治人物為了選票,裝出是一位很虔誠的佛教徒,有時他們的種種作為,看起來很可笑。
姚興一口氣賜給鳩摩羅什十個歌妓做太太,可以說是很無禮的一見事,所以鳩摩羅什講經說法,都會隱喻說:「譬如臭泥中的蓮花」,請大家只取潔白芳香的蓮花,不要取臭泥。可見結婚對他來說,是多麼的無奈。
但是那些與他一起譯經的僧人及弟子,可不認為這是屈辱,有的很羨慕他,也想比照辦理。鳩摩羅什認為不想辦法阻止,那還得了,簡直成何體統。 於是利用用餐的機會,羅什在諸位僧人及弟子的面前,拿了一把釘子放進碗裡,然後當作飯吃下釘子,並吞進肚子裡。接著告訴大家,只要有人做得到,他一樣可以結婚,看得這些僧人目瞪口呆,才知道鳩摩羅什確實是個有道高僧。
鳩摩羅什翻譯那麼多佛經,在臨終前,他發願,如果所譯佛經沒有錯誤,火化後,舌頭不爛。果然全身都燒掉了,只有舌頭不爛,高僧的行誼是多麼的偉大呀!
鳩摩羅什吞下釘子的那一幕,如果拍成電影或電視劇,一定是個很不錯的高潮。還有西域的各國國王聽他講經,居然趴在地上,讓羅什從背上踩過,以踏上講台,這一幕也很精彩,很具震撼的效果。
佛教界如能多拍這類高僧傳記,相信可以改變社會大眾對出家人的印象,說來可笑,一般民眾對佛教的印象,大概都是來自武俠小說,或電影的戲謔,誤以為出家人是消極的,是無所是事的,是為了逃避感情的創傷或事業的挫折,甚至出家人不守戒律,喝酒玩女人,其實有不少是一些假和尚所作所為,但事非關己,所以佛教界對外界曲解佛法,都不會主動澄清,以致以訛傳訛,積非成是。所以多拍一些高僧傳記的電影,與電視劇,有助洗脫大家對佛教的錯誤印象。
國內一些有實力的道場,可以朝這個方向多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