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安溪慧日講堂上空的雲彩

早晨的天空

講堂上空之一

日出

法輪上空

講堂上空之二

講堂避雷針上的斑鳩

法輪上空之一

夕陽

黃昏講堂上空  

   農曆九月有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有藥師琉璃光佛佛誕,農曆九月一日、二日早晨的天空,在日未出之前,都有放光的景象,讓人聯想,諸佛菩薩有慶,天地同讚。早課之後,靜坐時思考修行之路寂寞而漫長,幸虧諸佛菩薩慈悲引導,道心尚能堅固,但也因而感觸良多,不禁泫然落淚。回想多少眾生在修行之路的「化城」中,失去了繼續前進的動力,頗有眾生難度的感嘆。

法華經化城喻品:「佛道長遠,久受勤苦,乃可得成。」「人生若險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若有多眾,欲過此道到珍寶處。」也就是說,佛法乃為人間至寶,但要得寶,必須經過許多的艱難險阻,並非輕易可以得寶。套一句俗話說,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成為人上人。學佛修行之路雖然重重阻礙,但眾生只要在心中記住,在遇到痛苦煩惱,危險災難時,趕快至誠懇求觀世音菩薩慈悲救護,觀世音菩薩對眾生的照顧,就像母親照顧疼愛子女一樣,永遠都是無怨無尤的付出,必能協助度過種種的危厄險難。

法華經化城喻品主要是勉勵那些大阿羅漢弟子,不要以修得阿羅漢的境界為滿足,那不是真正珍寶之處的終點,只是佛憐憫眾生的疲勞辛苦,用「化城」來讓大家稍作休息而已,化城並非實有,隨時都會消失無蹤,所以在化城中養足了精神氣力,仍得繼續朝著成佛之路前進,化城喻品主要是為了揭示佛法只有一佛乘,沒有三乘、二乘,三乘及二乘只是權宜方便度眾生而已,不是真正的目的地,真正的目的地只有成佛。

在與觀世音菩薩有關的經咒中,大悲咒、心經是大家最為耳熟能詳,相關佛經則有三部,一是華嚴經的「觀自在菩薩章」,即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向觀世音菩薩求法;二是楞嚴經的「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三是法華經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在這三部經中,以普門品大家最熟悉,讀誦也最多,其次是耳根圓通章,比較少見單行本的是觀自在菩薩章。三部經的主要內容各有不同功德,也說明觀世音菩薩修持大悲行門,普現一切眾生前,隨機應化幫助眾生,救苦救難。至於咒語以大悲咒大家最熟悉,持誦的人也多,因為大悲咒可化解一切災難及病苦,感應的事蹟相當多。

   善財童子請示觀世音菩薩如何修行菩薩道,觀世音菩薩向其開示,簡單明白,也很適合眾生學習修行。

   觀世音菩薩告訴善財童子,祂是以大悲行門,平等教化一切眾生,加以攝受調伏,同時普現一切眾生前,以四攝法的佈施、愛語、利行、同事來攝取眾生。配合神通、說法音聲、現種種微妙色身,令眾生開悟。

   什麼是觀世音菩薩所修持的大悲行門?觀世音菩薩的願力,就是常救護一切眾生遠離諸怖。例如幫助眾生離開險道、嚴重的煩惱、猛獸、貧窮、疾病、怨憎會、求不得等種種的恐怖。

   今天的社會顯得浮躁不安,主要禍源都是從口,大家用口打妄語,用口來論別人是非,甚至鬥爭;用口來說一些不正經的話,用口來挑撥別人對立。雖然口也可唱出美麗的歌聲,讚嘆別人的能力,說好話來安慰鼓勵人家,然而,大家在社會上及媒體上所見,卻是毒舌多於讚美,虛假多於真實,導致人與人之間,心靈的距離更加擴大。同樣一張口,可以為惡,也可以為善,差別在一個人的心念。

   觀世音菩薩修耳根圓通,用眼睛、嘴巴、鼻子、舌頭、身體來修行,都有它不圓滿的地方,只有用耳根修行最為圓滿。所以文殊菩薩白佛言:「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耳朵所具有的聞性,圓滿周遍而又真實,其他五根則有所不齊。

   然而,現代人不喜歡用耳朵修行,只喜歡用嘴巴講話,怕別人不知自己的口才及能力,甚至經常得理不饒人,無端造下許多口業。所以修行人必須好好清淨口業,口業不清淨,心更加不可能清淨,心不清淨,智慧難以增長圓融。

   台灣正在進行七合一選舉,候選人之間的口業,必然更多,大家更應藉此修行耳根,多聽、慎思、明辨,不要無端跟著候選人起舞造口業,口業不清淨,想要擁有安樂生活,如同緣木求魚。

    吳安治居士上午來禮佛,我說修行之路相當寂寞漫長,要堅固道心,實非易事。他說,他能體會這樣的道理。

    感謝無名氏第二十次劃撥供養三寶。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登記有案的合法佛寺,但講堂沒有做法會、經懺、牌位等固定的收入,請大家用不同的方式發心護持贊助。包括小額捐款、點光明燈,(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則點一生光明燈)、請購書籍「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定價200元(悟耀法師未出家前著作)。「悟耀法師人生解惑」,定價300元,彩色印刷(出家後著作)。敬請大家發心贊助護持,確保法輪常轉,功德無量。請郵政劃撥22690234帳號,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