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博大精深,歷代禪師公案,膾炙人口,吸引許多知識份子學禪修禪;但學禪修禪要有慧根,否則只能依樣畫葫蘆,被禪所纏,纏到言行異常,都未必能開悟。

 

這裡有兩則禪師故事,讓大家一起欣賞。

誠拙禪師在圓覺寺弘法,法緣興盛,有信徒建議擴建講堂。有一信徒用袋子裝一百兩黃金送誠拙禪師,禪師收下。就忙著處理別事,信徒不滿此態度,提醒他:「師父!我那口袋子裝一百兩黃金呀!」

禪師淡然說:你已說過了,我也知道了。

信徒:難道你連一句謝謝都沒有?

禪師:「你捐錢給佛祖,功德是你自己的,如你把佈施當成是買賣,我就代替佛祖向你說:謝謝!從此你和佛祖的關係是銀貨兩訖。」

 

又有一則禪師的故事。

侍者文遠在大雄寶殿禮佛,趙州禪師看到趨前用柱杖打他「你在幹什麼?」文遠不明白老師何以要打他,大聲答道:「我在禮佛,沒做錯什麼呀!」

趙州禪師再問:「你禮佛是幹什麼?」

文遠回答:「禮佛也是好事呀!」

趙州禪師又打了他一下:「好事不如無事」

 

這兩則禪師的公案,讀起來很有味道,也有其含義所在。但如果兩位禪師是生在這個時代,這兩位禪師法緣的好壞,可能受到影響。

 

很簡單的道理,佛寺為何不斷興辦法會,無非為了常住的需要,所以必須有一定的經濟來源才行。因而贊助金額龐大的信徒,就是眾生所讚嘆的大功德主,都會受到特別的禮遇,包括在一起合照,吃齋飯,也容易與住持建立特別的交情。如果住持像誠拙禪師一樣答話,能領略禪師話意的可能少,對禪師的德行,指指點點的可能多,以後可能別指望這個信徒捐贈大筆財物了。

 

是故,古今佛法的傳播,再好的智慧,未必能用相同的方法,必須隨著時代潮流的演化而修正改變,否則不但不是一種高明的表現,反而讓人覺得食古不化,人情炎涼。

 

也許無相佈施的功德殊勝,但信徒贈送一大筆錢給佛寺,住持禮貌說一聲:「謝謝」,應該也不為過,也不致影響到所謂「無相佈施」的功德。就信徒來講,可能認為說一句謝謝,有這麼困難嗎?即使如我這種不攀世間緣的特異個性,如果有人真拿一百兩黃金要捐贈給虎尾安溪慧日講堂,不要說謝謝,我一定會特別再三謝謝。我不認為佛祖會那麼吝於給人謝謝。反而如果一句謝謝都不說,就顯得自己過度的矯情。

 

我想,佛法法輪維持常轉,本來就需要眾生的熱心護持,護持佛法別無所求,只盼望聽一聲謝謝,實在也不過份。當然,如果信徒的口氣是有些頤指氣使,甚至是盛氣凌人,可能我會比誠拙禪師做得更絕,請信徒將錢帶回去,因為我的個性,就是不喜不樂之施。我常鼓勵大眾,佈施要有歡喜之心,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

 

再說第二則故事。如果悟耀在受三壇大戒時,趙州禪師沒有理由就用鞭子打我,我一定會問他什麼理由打我,如果隨便打人就能幫助人家開悟,那學禪就沒有想像中困難了。在我求學時代,學生很怕教官。當我就讀斗六高中時,因體育課慢下課,以致耽誤參加降旗典禮,教官不問青紅皂白,在通往校門口的籃球場罰我們長跪,事後回家,連夜寫了一封長信,指出教官犯了幾點錯誤,包括不重視學生的自尊心,不明事理就處罰人等,第二天親自將信交到教官手裡,處罰我們的教官看了信,來班上公開向我們道歉。

 

師父上淨下心長老在講佛教倫理時,就談到早年的三壇大戒,常會打沙彌,跪比丘,但為了求法,沒人敢吭一聲。可是幾十年後,師父傳法都變得像觀世音菩薩一樣的慈悲了,有一點過錯,都苦口婆心奉勸大家不要再犯,那敢隨便打人呢?這就是能夠隨著時代的不同而改變方法。就像今天的教育界,老師隨便打學生,罵學生豬腦袋,可能隨時會挨告。

 

悟耀在俗家時就有直心的個性,尤其在當時的兩大報服務,想要和記者攀關係的也很多,經常會受到一些盲目的奉承。但如果有人見我就讚美,又讓我覺得所讚美的事情言過其實,我會當面訓斥那個人,反而對那種人更留下戒心。因為在我心中,一直奉行孔子所說「巧言令色,鮮矣仁。」的道理。如今我出家多年,主持念佛會,比起擔任中國時報特派員時期,念佛人數竟然沒有明顯增加,方知人情的冷暖,學佛修行未必看僧面。

 

現在我主持念佛會,怕人家不來學佛念佛,雖然仍以直心為道場,但面對眾生不精進,能隱忍就隱忍,不再聲色俱厲的斥責人家。就算有人不夠精進,即使不以為然,也不敢隨便丟下一句話:「以後不用再來了」,只能一切隨順因緣,裝作若無其事。

 

我敢肯定,如果我真的要求那麼嚴厲,絕對不可能讓他們生出慚愧心,懺悔改過,恐怕是此後不再見到對方的人影。

 

現代學佛修行,對徒弟的要求,沒有以前那麼嚴格,如同現代父母也很少打罵小孩一樣,這是時代的潮流在轉變,沒有對錯的問題,只能隨順,不能堅持去對抗時代的逆流,那樣也未必有助法輪的常轉。但古今師父有一個共同點,看到大家精進用功學佛修行,獲得法益,改變了人生坎坷的命運,覺得是很大的快樂。

 

討論禪師的故事,絕不是故意對禪師不敬,我所要強調的是弘揚佛法,必須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改變方法,否則別指望獲得共鳴。

 

昨日王繡美居士送蔬菜供養。

昨晚念佛會,林士珍居士送玉米供養。

上午雲香莓公司負責人吳長興居士、富堅塑膠工廠林永順居士來訪,送他們新出版的六十四期觀自在刊物,吳長興居士贊助刊物一千元,林永順居士供養蔬菜。

上午王賜昌居士,與美國回來的妹妹王秀遐居士來禮佛,王居士表示要贊助冷氣機費用,我向她表示,林泰利居士已經贊助,暫時不用。剛好林泰利居士也來禮佛,我為他們介紹。臨走前,王居士拿一萬元要我轉交給李林玉燕居士,不要讓她老人家贊助冷氣機費用,我推辭不受,說她的小孩李事權居士讀過講堂部落格後,已經寄錢一萬元回來給她母親,王居士因而改贊助講堂經費三萬元。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受理106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講堂電話(056333622

悟耀法師著作: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訂價二百元。悟耀法師人生解惑,訂價三百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