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修行,緣起緣滅,是正常的法則。有緣則相聚,並深刻感受佛法的功德利益;無緣則自然離散,不管原來的因緣有多麼深厚,還是要面對緣滅的問題。今晚八時,恭誦藥師經,與藥師佛無緣的眾生,不但聽不到消災延壽藥師佛的名號,更不可能恭誦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因緣就是如此微妙,會讓一件簡單的事情,可能變得很有趣,也可能變得很困難。所以人生一切隨緣,面對聚散,沒有喜憂,只要勇於面對。

 

佛法強調因果法則之外,更強調因緣法,人與人,或人與事之間,都由於緣生緣滅,所以佛在遺教經中告誡比丘:「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惱,世相如是。」了解因緣變遷的現象,對於人生的悲歡離合,就能看淡,因而也解脫了煩惱與痛苦。

 

在家修行時,悟耀就主持念佛會;連出家十年計算在內,已經主持念佛會大約二十年,蓮友來來去去,真正有始有終的老蓮友已經不多,但也不斷有新的蓮友加入。所以二十年來,有相聚的喜,也有分離的悲,或許看多了,在面對與蓮友之間的因緣問題,更能保持平常心,沒有極樂,但也不會過度憂悲,一切順其自然。

 

    人與人之間,沒有因緣,不可能在一起。因緣有善因緣,或惡因緣,碰上善因緣,彼此投機,互相關心、幫助;碰上惡因緣,話不投機,常想陷害對方,佔對方的便宜。至於一個人的命運好壞,則在因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因果如影隨形,絲毫不爽。但眾生無明,仍有許多人不相信因果。不相信因果,但也不做壞事,尚是無所謂;若是不信因果,卻拚命做壞事,則果報不堪設想。

 

    此外,學佛修行更要講究適當的因緣,緣起時,要好好的珍惜;緣散時,泰然面對。是故,我常勸人,剛開始學佛,不需要過度的勇猛,太勇猛就容易退轉,畢竟學佛是一條長遠的道路,耐力和耐心才是最為重要。

 

    我帶領蓮友共修,看大家都能精進用功,就很為他們高興;看有人稍微不如意,就懈怠退轉,我就感到難過,甚至自責自己的德行淺薄,無法感化大家。如果蓮友有病苦或急難,我常當作是自己的事情,懇切求諸佛菩薩慈悲加被。這樣做,無非是為了好好珍惜因緣,不用等到失去因緣,才做不必要的傷悲。

 

    學佛修行,緣起不易,但緣份的退轉卻很快,所以如果沒有正確的學佛知見,就難以讓身心獲得真正的自在歡喜。

 

今晚八時恭誦藥師經。

上午紀錦義居士、吳安治居士來禮佛。

上午三菱電梯張盛舜先生來保養電梯。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受理107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

講堂電話:05-6333622

電子信箱:uxhfmj@yahoo.com.tw

講堂地址:雲林縣虎尾鎮安溪里104-8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