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觀世音菩薩

德福吉祥春聯

早晨的觀世音菩薩

日出

陽光下的觀世音菩薩  

   今天是農曆初二,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春節初二好參禪,眾生內心若是清淨,可以參一參「何處是娘家」?看看能不能找到娘家的真面目。若是找得到,那也是眾生原來本具清淨無染的自性家。實際上,眾生累劫以來,塵染太重,貪瞋痴習氣難除,妄想執著,大家幾乎忘了回自性家的道路。絕大多數的眾生,幾乎都已經將娘胎出生後的家,當做是真正的家,有多少人能夠思考,每個人都還有一個更純潔無染的家。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此生不修,待何生修?

回娘家是一件溫馨的喜事;回到性靈真正的娘家,更是相當莊嚴的要事,畢竟娑婆世界不是眾生真正的家,只是眾生旅途的驛站而已,將驛站當作家,將會錯過回到原來娘家的機會。

學佛修行的人,常在參禪,希望找回自己未出生之前的本來面目。然而,參禪容易開悟難,大多數的人,參了一輩子,也參不透「念佛是誰」?人有隔陰之迷,出生之後,就忘了上一輩子的家,何況要找到無始劫以來的家,更是難上加難;人身難得,隨著因果業力的擺佈,誰有自信回到自己本來面目的家?參禪要有慧根,否則難辦。若是真的想要回到真正的家,恐怕還是要依靠念佛最為簡單好用,三根普被,利鈍兼收,自力修行,加上佛力加持,先往永不退轉的西方極樂淨土,那裡有大菩薩、大阿羅漢做為勝友,再進一步去找原來的家,那怕找不到?

   現代社會交通工具方便,平日又有電話、手機,甚至視訊可以相通,所以同樣的回娘家,今人回娘家,只是視為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非常溫馨感動的一件要事。同樣的道理,佛寺太普遍之後,眾生想要找到一個心靈可以依託的地方反而更不容易,尤其媒體發達,名僧未必是高僧,高僧未必是名僧,所以現代人學佛修行,要找到心中的明師,談何容易。明師都找不到,更別奢談透過修行回到自己原來的家,沒有明師的指點,回家的路,遙不可及,加上錯綜複雜,誰有能力回到自己的家。所以學佛修行,找到一位有緣的明師依止學習,相當的重要。三十七道品中的七菩提分,又稱七覺支之第一就是擇法覺支,也就是修行前,對法門的抉擇相當的重要,正確的抉擇,然後精進用功,才能得到輕安法喜。

佛法所說十法界是指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其中,天、人以下都在六道輪迴之內,解脫輪迴的糾纏,必須修到聲聞以上的境界。眾生在六道之內,常受十二因緣法的牽引,隨著因果業力而流轉,人因無明而行、而識、而名色(投胎受生)、而六入(六根生成)、而觸、而受、而愛、而取、而有、以致而生、而老死,如此輪迴不已。此生故彼滅,此滅故彼生,不生即不滅,不滅即無生,即能解脫輪迴的苦報。不生不滅即是佛,不生不滅即是生命的真面目,即是人未出生前原來的家。

是故,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証得。」妄想、執著就是塵染,就如同一面明鏡,經過塵土的污染,已經很難照出我們原來的真面目,要想照出原來的真面目,只有慢慢的把塵染擦拭乾淨,讓明鏡還歸明淨。

法華經化城喻品,是佛讓求寶眾生經過重重險難,疲極之時,化一大城,讓眾生可以暫得歇息,無奈眾生以為大城是不錯的地方,便不想再前進。當眾生「生已度想,生安隱想」時,佛只好又讓化城消失,這一比喻,是說,佛所說法只有一佛乘,卻方便說三佛乘,是為了讓眾生不覺得回歸自性家的路程,遙不可及,而生退怯之心。就像今天的眾生,看到世間的功名利祿,看到美食美色,人間勝景當前,樂不思蜀,經常忘了回家。

   眾生可以謹慎思考,真正的娘家在何處?若是想得通,歡迎學佛修行,持戒念佛,去除塵染,消業增慧即能清淨自在,菩提自現。

    昨晚陳佳薇居士來禮佛。

    昨晚姜永芳居士來禮佛,並供養三寶。

    上午安溪里里長蔡朝忠來訪,並供養三寶。

    上午吳安治居士來禮佛。

    上午李瑪莉校長陪同九十歲母親潘燕容老菩薩及妹妹李慶莉居士來禮佛,並供養三寶。李校長並轉交丁文翔、林俞宏二人供養三寶。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新春首次念佛會,訂於二月十四日(農曆初七)晚上八時舉行,新春發新願,歡迎參加。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登記有案的合法佛寺,但講堂沒有做法會、經懺、牌位等固定的收入,請大家用不同的方式發心護持贊助。包括小額捐款、點光明燈,(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則點一生光明燈)、請購書籍「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定價200元(悟耀法師未出家前著作)。「悟耀法師人生解惑」,定價300元,彩色印刷(出家後著作)。敬請大家發心贊助護持,確保法輪常轉,功德無量。請郵政劃撥22690234帳號,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講堂電話:05-63336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