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社會的亂象似乎越來越嚴重,若要做民意調查,真正快樂的人可能不多。追求快樂,如果以慾望來滿足,可能落得煩惱比快樂還多。真正的快樂,還是應該從寧靜中去求,因為寧靜能生智慧,智慧能幫助覺悟事物的真理,更能化解焦慮的內心為祥和,減輕人生的痛苦不安。

    在寧靜中,萬事萬物,都呈現一片美好,即使只是一聲鳥叫,或是一朵花開,或是一片浮雲,都會顯得美好。在早晨靜坐,更能融入禪意,心清如水。

    上午紀錦義居士、吳安治居士、林永順居士相繼來禮佛、來訪,紀老師提議以後在泡茶時,是否可以朗讀一段金剛經,請悟耀加以開示。我說,有了固定的形式,就會有拘束,反而不自在,倒是大家若有研讀佛經的心得,可以隨時提出分享,我盡自己的了解,補充一些意見。正如金剛經所說:「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佛問須菩提,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講堂一樓掛著一幅四字墨寶「寧靜致遠」,這不是佛法的詞句,諸葛亮誡子書有這樣的話:「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但是許多人分不出寧靜與孤獨的境界,所以害怕寧靜。殊不知,寧靜可以生祥和,孤獨只生恐懼,人生的態度與命運也會截然不同。世間上,尤其修行的道路,歡樂易求,寧靜難得,然而歡樂之後,可能迎接孤獨的難耐;而寧靜正是為了更久遠的安樂。

    寧靜讓人可以很實在的擁抱屬於自己的心靈世界,寧靜可以讓人傾聽大自然的天籟,寧靜可以幫助人更容易找到真正的自我。生活在忙碌中的人,需要這份寧靜,否則心情會無由的浮躁;生活在孤獨中的人,也需要這份寧靜,否則你無法忍受這份寂寞。修行人更不能沒有寧靜,否則難以生出覺悟的智慧。

    然而,從寧靜邁入智慧的過程,並非想像容易。如文殊菩薩經,佛告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欲學一切佛法,具足無礙,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學一切佛,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相好威儀,無量法式,當學般若波羅蜜。欲知一切佛,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法式,及諸威儀,當學般若波羅蜜。何以故?是空法中,不見諸佛菩提等故。」「欲知一切法,同入法界,心無罣礙,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三轉十二行法輪,亦自証知,而不取著,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慈心,遍覆一切眾生而無限齊;亦不作念,有眾生相,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於一切眾生,不起諍論;亦復不取,無諍論相,當學般若波羅蜜。欲知是處、非處、十力、無畏、住佛智慧、得無礙辯,當學般若波羅蜜。」所謂般若波羅蜜,即是智慧,但比世間的智慧更為廣義,更為形而上。   

    我不太羨慕別人去追求歡樂,因為歡樂的背後,其實隱藏的是無限的孤獨與寂寞。不斷想要追求歡樂,一刻鐘也難靜止的人,其實正在設法掩飾內心無邊的空虛。追求歡樂的人,因為過度害怕寂寞孤獨,而不斷去尋求歡樂,因而更難以滿足歡樂的慾望。如果不能了解這樣的道理,就會將寧靜和孤獨劃上等號。以佛法來說,快樂常來自於聚會,但有聚會就有分離,別離也是人生的一種痛苦。所以佛遺教經中說:「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惱,世相如是。」但是佛不說寧靜是一種痛苦煩惱,反而開示「欲求寂靜無為安樂,當離憒鬧,獨處閒居。靜處之人,帝釋諸天所共敬重。是故當捨己眾他眾,空閒獨處,思滅苦本。若樂眾者,則受眾惱。」

    寧靜致遠,不是佛家話,但具有相同的精神意義。人在寧靜時,容易沈澱,因而易生智慧,心靈可以無限往上昇華,在祥和中自有安樂。三十七道品中的七覺支,就是告訴你,如果選擇正確的修行法門,並且精進用功,就能獲得喜悅與輕安的境界,人需要的是輕安而非世間的狂歡。狂歡是五欲的縱逸,難免有後患。

    寧靜絕非孤獨,寧靜的世界,即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境界,是恬淡而自在的世界;孤獨是心中沒有光明,沒有溫暖,沒有希望,只有苦澀,只有憂惱,只有寂寞。分不出寧靜與孤獨的境界不同,就很難享有寧靜的好處,所以寧靜不僅可以致遠,也可以讓心靈不斷的昇華。

    憨山大師勸世文:「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層霜,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歡樂的背後,常是煩惱的如影隨形,寧靜自處中,則常生禪定智慧,如如自在。

上午紀錦義居士贊助講堂,吳安治居士供養三寶,林永順居士供養蔬菜。

感謝無名氏第119次郵政劃撥供養三寶。

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講堂電話(056333622

  •  

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