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早課之後,恭誦普賢行願品,普賢菩薩十大願,簡單明瞭,但真正要修行,卻需要相當的智慧與慈悲。別的不說,單是第九大願的恆順眾生,就是一種難行苦行的表現,也就是在度化眾生上,發揮到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極致,但恆順眾生並非與濫發慈悲劃上等號,對眾生濫發慈悲,容易生禍害;真正的恆順眾生,可以導歸眾生於極樂,至不退轉地。

 

    新年期間常要為蓮友及眾生祈福,因而常利用早課之後,恭誦佛經,佛經就是這麼的奧妙殊勝,每恭誦一次,必然會有新的體驗,新的觀念。每一部佛經都是智慧的大海,每次恭誦所能領略的智慧,只是大海水的幾滴,必須經常的深入經藏,才能智慧如海。

 

    學佛修行,行菩薩道,離不開普賢菩薩十大願的修持,以「恆順眾生」來看,大家可能會覺得這有什麼了不起,卻不知眾生心性剛強難以調伏,單只是依靠慈悲,度化不了眾生,所以恆順眾生,必須要有般若智慧才行,才能幫助眾生樂於親近學習佛法,並能解脫世間種種的痛苦煩惱。何況此處的眾生,還是指狹義的人類,實際眾生的範圍更廣大,包括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佛門早課必誦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可見普賢十大願的修持多麼重要,也多麼切合實際。佛理雖然深奧,但修持一定要務實,才能真正獲得法益。

 

普賢菩薩之第九願恆順眾生,經言:「善男子!言恆順眾生者:謂盡法界、虛空界,十分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於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於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顯然,沒有大慈悲,大智慧,是不可能將恆順眾生做得圓滿。

 

普賢行願品,將諸佛菩薩與眾生的關係,做了非常明白的闡述。經言:「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普賢菩薩之恆順眾生,與觀世音菩薩所行之大悲解脫法門相通,觀世音菩薩度化眾生,常行四攝法,四攝法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其中之同事,即是恆順眾生,菩薩的德行都以能給眾生帶來利益為慈悲方便。

 

此外,恆順眾生,又與維摩詰經的文殊菩薩探病相通。維摩詰居士言:「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癒,父母亦癒。菩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菩薩疾者,以大悲起。」

  

    普賢十大行願之恆順眾生,則必須做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也就是說恆順眾生的同時,必須做到心平等故,才能成就圓滿大悲。所以恆順眾生,就是能令眾生心生歡喜,能令眾生生歡喜,就能令一切如來歡喜。

 

    然而,恆順眾生之力行,說來容易,做來困難,除了慈悲與智慧之外,更非有相當的定力及恆心不可,否則恐怕眾生度化未成,即自己先放棄度化眾生。但恆順眾生不是一種濫發慈悲,而是運用種種智慧方便來度化眾生,因眾生有種種心性,所以要用種種不同的方法對治,如同念珠有一百零八顆,用來幫助眾生解脫各種不同的煩惱。眾生若不能解脫煩惱,就無法得到真正的安樂。

 

昨晚念佛會,陳麗華居士供養棗子,丁萬復居士供養香蕉。

上午林永順居士來訪。

感謝無名氏第283次郵政劃撥供養三寶。

農曆正月十六日星期六晚上八時,講堂今年首次讀經日,恭誦「普賢行願品」,祈願蓮友今年的新願景,都能實踐力行。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受理107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講堂電話(0563336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