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給麻雀提供了豐富的糧食;但糧食也是毒藥,讓麻雀的生命受到威脅。也許飽餐一頓後,生命隨時可能斷送。這是悟耀在黃昏餵食麻雀所獲得的感觸。秋收對麻雀來說,是喜,也是悲,親子之間隨時可能離散。如同佛說黃金是毒蛇,大家都不相信,直到斷送了生命,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麻雀告訴我們,人生稍微不小心,歡樂隨時可能變成悲劇;人生戒之在貪,貪欲也是人生煩惱的根源。
黃昏來臨,悟耀在作晚課之前,可能在講堂的小廣場先餵食麻雀。最近餵食時,不再看到麻雀搶吃的熱鬧鏡頭,甚至大部份的米飯都沒有吃,為了避免米飯被車輛或人踩到,在晚課之後,我會將洒落在地上的米飯撿起來,改放在大門右邊的門柱上,第二天早上,麻雀就會吃掉,這樣也可以避免食物的浪費或被糟踏。
黃昏時,麻雀常停留在講堂電梯動力電纜線上,隔壁雖有鄰居,但牠們都會習慣面向講堂,有的則停留在講堂的窗戶前或招牌上,因而讓我升起餵食麻雀的念頭,開始時,沒有太多,後來逐漸增加。每次餵食時,看著一群麻雀下來搶食,覺得很有生趣,牠們驚覺性也很高,所以我拍照時,都是躲在玻璃門的後面。有時牠們發現似乎有人拿著照相機對著牠們,誤以為是獵槍之類,很快一哄而散,直到觀察沒有進一步動靜,才又飛下來覓食。有時我故意將米飯部份洒在階梯上,牠們也會上來覓食。
自從秋收開始後,悟耀餵食麻雀時,總覺得牠們繼續停留在電線上觀望,有時只有少數幾隻下來覓食。我想大概是各地的稻子等農作物都在收成,麻雀不怕沒東西吃,可能都已吃飽。但是去年和今年觀察都一樣,秋收時,麻雀的數量似乎減少。悟耀擔心牠們可能誤食農藥而斷送生命,因為稻子收成前,農民最怕麻雀來搶食,有的會洒下含有農藥成份的食物,引誘麻雀上鉤。就像人在吃各種農作物時,也常誤食農藥殘留量高的食物,因而健康亮起紅燈。
悟耀心想,最近麻雀比較少,也比較少吃餵食的米飯,可能牠們都到各地農田飽餐一頓,自然沒有胃口再吃悟耀所餵食的米飯。直到第二天早晨,肚子餓了,才將昨日殘留的米飯吃掉。所以每逢秋收之際,悟耀對麻雀總有一份悲喜交雜的情緒,一方面為麻雀覓食容易感到歡喜,一方面為牠們可能隨時誤食農藥感到悲哀。
其實,人生的情境,和麻雀所面臨的問題,大致一樣。像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有商人打算到海上尋找珍寶,不小心誤入羅剎鬼國,只有淨心誠意向觀世音菩薩求救,才能安全解脫災難。有不少人,為了掠奪利益,經常不顧一切,忘了前面是否有陷阱,導致平白斷送了寶貴的生命。
如同先知先覺的佛說黃金是毒蛇,但沒有人相信,有人在路上撿到黃金,竟然據為己有。後來傳出皇宮失竊黃金,所以撿到黃金的人,被認為是搶匪,被判了死刑。印証佛所說不假,黃金是毒蛇,會讓人送命。
人生的煩惱,常來自貪瞋癡的三毒猛火,克制貪瞋癡,最好的對治,就是嚴守戒定慧的修持。
佛遺教經告訴我們,人不能嚴守清淨戒,五欲就無法獲得克制。這種危險,正如惡馬不以轡制,隨時可能帶人墜入阬埳中。又如有人手執蜜器,動轉輕躁,但觀於蜜,不見深阬。又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踔躑,難可禁制,若不能以戒保持冷靜,皆可能給人生帶來莫大的危害。
人為財而死,鳥為食而亡。悟耀在秋收時,所看到麻雀的命運,似乎再度印証古人所說不假,也証明佛的開示,才是人生真正的智慧。
是故,佛言:「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這是佛對比丘的勉勵,眾生同樣應該引以為戒。
※ 上午王繡美居士送蕃薯葉供養。
※ 上午紀錦義居士帶其愛犬來禮佛,隨後吳安治居士也來禮佛。
※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合法登記的佛寺,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
講堂電話:05-6333622。
電子信箱:uxhfmj@yahoo.com.tw。
講堂地址:雲林縣虎尾鎮安溪里104-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