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黃昏上空總算出現雲彩


黃昏觀世音菩薩




黃昏法輪上空


日出



日出之一



擾嚷的世界,不如兩隻麻雀,享受片刻的寧靜。



夕陽



夕陽之一


黃昏的天空




黃昏的天空之一



    軍公教退休慰問金是否應全面刪除,最近成為行政院與立法院擾嚷不休的話題,馬總統及行政院決定將退休慰問金的發放納入排富條款,也就是同意立委刪減沒有法源依據的退休慰問金一百八十二億元,只保留發給月退俸二萬元以下的弱勢成員;但是國民黨籍的立委接到軍公教退休人員排山倒海的抗議反彈,因而連署照常發放慰問金,以致陷入進退兩難的僵局。解決這個問題,朝野都要發揮最高的政治慈悲與智慧。將人家既有的慰問金全部刪除,引起強烈的不滿,乃人之常情。尤其部份立委刪減的立意,帶有階級鬥爭的挑撥意味,他們認為勞工、農民都過得不好,怎麼退休軍公教人員還可領取優厚的慰問金。但發言的立委,難道不知,軍公教的家庭,不是那一個政黨或那一個人的專利,有勞工的兒女,可能是軍公教的一員;有農民的兒女也可能是軍公教的一員,軍公教的待遇,在台灣經濟起飛的階段,他們的待遇比在民間工作還不好,但軍公教人員甘願做,歡喜受,如今經濟衰退的台灣,大家不思團結合作,搞好台灣的經濟,反而用政治意識來刪減軍公教的慰問金,偏偏馬總統和行政院長陳冲都缺乏同理心,只想快刀斬亂麻,對退休軍公教人員少了一筆錢的不滿,缺乏同理心;如果馬總統和陳院長具有同理心,應該請退休軍公教人員體諒時艱,讓立委刪減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慰問金,同時拜託立委體恤退休軍公教人員的心情,酌予刪減,不要全部刪減,或許這樣的作法,可能比較圓滿。


結果執政黨沒有用折衷的辦法來處理,還導致輿論逼迫立委要刪減別人的預算前,先刪減自己沒有法源的福利,使立委一年大概可能少了八十多萬元的福利,如此一來,立委在審查政府的預算時,更是份外眼紅,拚命要刪減更多政府單位的預算,使得預算的審查流於不理性。甚至退休軍公教人員開始強烈反彈,對選區立委施加壓力,因而又有立委提案不要刪減發放慰問金,可說治絲益棼。可見政府每一項事關民眾福利的施政措施,不管是給或刪,都要相當的審慎處理,否則一旦引起情緒化的宣洩,有時會釀成一場政治風暴,如果因此增加社會安定成本的負擔,實在得不償失。


    其實,不要說是刪減退休軍公教人員那麼多的慰問金,就是刪減任何行業從業人員的福利一千元,恐怕大家都不能接受。政黨、民意代表爭取增加軍公教、勞工、農民的福利一定大受歡迎,但是如果要減人家的福利,必然會遭到臭罵,甚至上街頭抗議。那麼多退休的軍公教到現在還沒有人採取激烈的街頭抗議,顯示大家還蠻懂得自我節制,但是因而認定他們會虛心接受刪減,可能會犯了研判的錯誤。馬總統施政的同理心常顯得不足,他很堅定的支持立委刪減退休軍公教人員的慰問金,完全沒有想到人家的感受。政客常用勞工、農民的福利來跟退休軍公教人員相比,就是蓄意挑撥階級的仇恨與鬥爭,如果這個理論可以接受,那麼勞工是否應該仇視有土地的農民或廠商。其實,每個階級各安其份,不要互為比較,如果羨慕軍公教,就好好的讀書,參加政府的考試;做為勞工、農民也未必就沒有前途,每個人都有投入各種行業工作的因緣,每一種行業也都很神聖,千萬不要分別職業的高低貴賤,這樣就容易生出無端的是非。


    佛法的四攝法就是佈施、愛語、利行、同事。這裡所說的同事,就是一種同理心,例如佛要度化一個自卑感重的醜人,他會變化成醜人,去和那人接近,再找機會給他鼓勵,讓他對人生產生信心。愛語就是軟言慰問,在刪除退休軍公教人員慰問金這件事,馬總統及陳院長沒有給愛語慰問,反而讓退休軍公教人員在領取慰問金這件事,背負了不公不義的社會觀感,讓退休軍公教人員情何以堪。所以說馬總統的民調高不起來,不是沒有道理。因為他成長過程,缺乏社會苦難的歷練,所以處理事情,常自恃所持是公義的大旗,做缺乏同理心的事情。


    華嚴經中,善財童子參訪觀世音菩薩,請教觀世音菩薩如何修持菩薩行?觀世音菩薩答說,祂以大悲行門,平等教化一切眾生;攝受調伏,相續不斷。或以佈施攝取眾生,或以愛語攝取眾生,或以利行攝取眾生,或以同事攝取眾生。


    政治雖然未必與佛法有關,但將佛法的慈悲與智慧用於政治,卻能使處事更為圓融。


    試問,在春節之前,不論那一種行業,有人決定刪除本來答應給你的福利,你會高興或接受嗎?此事演變到現在,如果不刪,對社會大眾難以交代;如果全刪,必將引起退休軍公教人員的不滿,這些人可都是社會的菁英,即使他們退休了,就算不能尊敬他們過去將青春奉獻給政府、社會的貢獻,也不必用另一種嫉妒的眼光去看待他們。所以最好能夠採取折衷的辦法,刪減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慰問金,讓退休軍公教人員可以共體時艱,安撫社會其他階層的觀感;也讓退休軍公教人員心情好受一些,尤其是等待用這筆錢救急的軍公教家庭,可以多少抒解經濟的壓力。


    政治人物關心政治,應該多一分同理心,同時也多一分慈悲與智慧。社會大眾則不用羨慕或嫉妒別人的富裕與成就,這樣就不會產生不平的心。民國高僧印光大師的名言,修行只管自己,不管他人;別人都是菩薩,唯有我是凡夫。有這樣的心胸,做任何事情,便能豁然開朗。


    紀錦義居士上午來禮佛,談到虎尾高中的一位老同事,這位老同事是師範大學畢業,即使都六、七十歲的人,但每年都有一次同學會,今年有三十五位同學參加,連陪同家屬在內,有五十多人,大家都感受到身體的健康大不如前。其中有位同學的命運不濟,遭遇比較多坎坷的事情,但照常來參加同學會,據說大家很關心她的處境,當場樂捐了十多萬元幫助她,這樣的同學會,多麼的感人。所以不用把退休的軍公教人員想得太不堪,他們也未必每一個人退休之後都很富裕幸福,有的是健康出了問題,需要一大筆錢來醫治,有的是丈夫背棄,有的是子女不肖。難怪觀世音菩薩告訴善財童子,祂以大悲行門,平等教化一切眾生。眾生生來平等,是否享受福報,與行業無關,與自己過去世的業力有關,所以凡事不用責怪別人,多反省自己,如此反而容易消除業障,增長福慧。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合法登記的講堂,但講堂只靠蓮友自由的捐獻護持,沒有做法會、經懺等固定的收入,請大家發心護持,金額多寡皆可,如有捐贈,請郵政劃撥22690234帳號,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