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心香供佛,至誠懇切,與佛感應道交。
早晨虎尾安溪慧日講堂上空的雲彩
大紅花躲在一角悄悄的盛開
日出
早晨的天空
日出之一
黃昏講堂上空淡淡的雲彩
黃昏的太陽
農民林西森為稻作施肥
農民噴洒農藥
觀自在功德會理事林永順居士上午又送來林麗紅居士供養的素齋,同時林麗紅居士告訴他,她的身體不適現象經過我的加持已經平安無事。後來大家談到誦經,有很多廟宇都成立誦經團,因為林居士也曾經送誦經團去為人誦經,發覺即使是道教的廟宇,也都選擇佛教的經典在誦,可是卻又不是佛教的儀軌。其實,誦經團最大的問題是誦經不解經義,所以有些人誦了一輩子的佛經,也不能增長智慧,以致難以消除業障,心性難獲改善。所以誦經不能只當「傳聲筒」,必須禮敬至誠外,對經文含義也要略有了解,而不是用誦經來做為交際應酬,如此功德甚微,甚至稍不小心,可能有過。
有一次,我參加親戚房屋落成的宴會,素食桌有位參加誦經團的女士,她問我梁皇寶懺包括要誦那些經典?可見她不知梁皇寶懺就是一部經典,可能只是一個法會的名稱,這樣的法會,通常是誦那些經典?廟宇成立誦經團,比佛寺還積極,但我看誦經團內修少,用於交際應酬比較多,所以知識水平難以提昇,對佛經的經義也幾乎一竅不通。用這麼多時間和精神在誦經團,除了趕熱鬧之外,對心靈的涵養一無助益,實在可惜。不過,說也奇怪,如果講堂真的要成立誦經團,卻反而不如廟宇或附佛外道容易。可見越有正信正念規矩的事情,越難找人奉獻心力,除非讓誦經團成為交際應酬之流。
以前,有位居士向我說他讀了三千部以上的金剛經,但是他仍到處求神問卜,或找通靈人或乩童,想要知道他的功德如何?想要聽到諸佛菩薩讚嘆他很精進用功。但是在我看來卻是著相,而金剛經是在教導眾生破除對外相的執著,甚至不能以幻為真。如果用這樣的心境誦讀金剛經,顯然是沒有用對了方法,這樣想要藉此增長領悟佛法的智慧,幫忙就會有限。
六祖壇經中,法達法師七歲出家,常誦法華經,來禮六祖惠能大師,頭不至地。六祖問他如何修行?他說念法華經已及三千部。六祖問他念法華以何為宗?法達說:「學人根性暗鈍,從來但依文誦念,豈知宗趣!」六祖告訴法達:「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為迷悟在人,損益由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聽吾偈曰:『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誦經久不明,與義作讎家。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言下大悟,法達再度至誠禮敬六祖的開示。
學佛修行,念咒未必要了解咒義,貴在至誠信入;但誦經則應了解經義,如此才能吸收佛經的智慧,智慧才能有所增長。所以誦經不在誦過多少部,而在有沒有用至誠禮敬的心在誦,誦過之後,是否嚐試對佛經的經義深入去了解,否則職業誦經團,一年誦過那麼多的佛經,豈非智慧超人。結果有很多人,還是平庸如習,沒有受到佛經的陶冶,這就是禮敬不足,誠意不足。
誦經之前,先知道自己知識的深淺,由簡單的佛經開始,再由易而難,由淺而深,這樣比較容易相應。所以初學者,不要一下就誦金剛經、地藏經等文字多,文義深奧的經典,才能慢慢培養對佛經研讀的興趣。同時自覺業障重的人,最好吃素再讀佛經,比較容易領會佛經的經義,否則經義不了解,很容易就會懈怠退轉。
誦經前必念的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句偈語已經很明白的告訴我們,誦經就是要了解「如來真實義」因為經典中,到處都是佛的慈悲與智慧自然流露,而且知見圓滿,如果我們不用心於經義,這些智慧就無法加以吸收。讀經就是要了知佛的知見,並且悟入佛的知見,這樣對身心才能有所受益。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合法登記的佛寺,但講堂只靠蓮友自由的捐獻護持,沒有做法會、經懺等固定的收入,請大家發心護持,金額多寡皆可。同時講堂開始受理蛇年光明燈,每盞五百元,如果一次繳交一萬元,則點一生光明燈。歡迎點光明燈,如同贊助講堂,讓法輪常轉。贊助講堂及點光明燈,請郵政劃撥22690234帳號,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此外,前年阿彌陀佛佛誕時出版的「悟耀法師人生解惑」還有存書,每本定價三百元,彩色印刷,賣書的書款全歸講堂,歡迎贊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