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現代化建築,小而美。


丁萬復居士所拍攝悟耀(左起)、雲林縣佛教會理事長法照法師、前任理事長會然法師及其他出家眾恭送佛陀真身舍利出發遶境的鏡頭。當時悟耀在法會之後,已拿下彩帶。


講堂上空的雲彩


講堂上空的雲彩之一


講堂上空的雲彩之二


講堂上空的雲彩之三


講堂上空的雲彩之四


講堂上空的雲彩之五


講堂上空的雲彩之六


講堂上空的雲彩之七


黃昏的天空


黃昏的天空之一


黃昏的天空之二


黃昏的天空之三


問:如果好好的修行或做功德,能為親人消業障嗎?


答:學佛修行的人常會聽到一句話「自己吃飯自己飽」,引伸而言,自己造的業也應自己消,這樣效果才會快速明顯。


    學佛修行之後,就會逐漸懂得因果輪迴的問題,碰上親人表現有不如意之處,就想盡一份心力,幫忙消除親人的業障,希望親人的生活過得更好。有這樣的想法,當然值得嘉許,但是以自己的修行要幫助親人消業障,速度會較為緩慢,地藏經明白指出,以念佛或誦經的功德迴向往生親人,往生者才得到七分之一的功德,七分之六的功德,主要仍是念佛者所得,現世親人也一樣。就像親人飢餓時,你只能找他喜歡的食物給他吃,或則你也可以餵他吃,但必須他願意吃,如果他不願意,你還是不能代替他吃。同樣的,如果親人不吃飯,你為了他的營養,暫時可以打營養針來補充他的營養,但並非長久之計。


    此外,每個人一生當中,並非只有和你發生因緣,累世以來,每個人都結了無量無邊的因緣,這些因緣或善或惡,都會隨著生命的輪迴轉世,時機成熟時,就會發揮善緣與惡緣的力量。所以如果一個人學佛修行只能局部改善自己與親人的關係,至於親人與別人的業障,你還是沒辦法幫忙來還。所以最好是親人自己修行,願意修行,並將修行或修福的功德迴向給累世的冤親債主或父母師長,這樣親人所造的業才能與不同因緣的人化解,這樣對他自己命運的改造也才會明顯。如果自己不修行,完全要依賴別人來改變命運,不是沒有用,而是事倍功半,效果有限。


    不過,要讓業障深重的親人學佛修行,說來簡單,做起來可能很困難,可以將自己的修行功德迴向給他,願他也能感受佛法的好處,而樂意親近佛法。如果一味用物質或金錢來滿足親人的欲望,通常效果有限,甚至會造成自己身心過度的勞累,不但幫助不了親人,甚至可能連自己都會被拖累,在修行上因而退轉。


    親人在深水潭中陷溺掙扎,如果不會游泳,千萬不要衝動跳入潭中救人,否則連自己都會受到災殃,所以幫助親人必須有智慧,不是感情衝動就可以。


 


問:有人相隔十幾年,無意間又得到一個孩子,朋友見之,沒有祝福,反而說這個嬰兒命不好,因為家中本來只有獨子,如今多了一個來分財產,一定受到討厭排斥,是否如此?


答:當然並非如此。佛教講因果,也講因緣,父子之間,或者兄弟姐妹之間,無不存在深厚的因緣,但因緣每人不相同,有的是善因緣來成為父子或兄弟,有的則是惡因緣來報復結怨,與早生或慢生未必然有直接關係。如果是善因緣來投胎,也許早生的人,高興自己有了弟妹來做伴;只有惡因緣而來,才會因為財產,或因為分走了父母的愛而有所嫉妒。


    業力如影隨形,實在可怕,所以人與人之間,應該多結善緣,少結惡緣;有能力盡量幫助別人,如此點點滴滴的累積福德因緣,不管生命如何流轉,機緣成熟時都會發揮正面的力量。舉一個例說,有位樂善好施的董事長,一位居士向他爭取幫忙籌辦大活動,他一答應就幫忙一百萬,但是這位董事長曾經來拜訪我,卻連一個小紅包供養都沒有,但我不能怪他沒有佈施,只能怪自己福德不夠深厚,以致這位董事長沒有佈施的歡喜心,所以才會連小紅包供佛或供僧都沒有。


    在社會中生活,必須廣結善緣,所謂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上午 紀錦義 居士騎腳踏車運動,四處參觀小巷中的農村,發現即使小巷,也有不少農家的富麗建築,大家在泡茶時, 紀 居士感嘆有錢的人實在不少。的確,鄉村的簡陋房子已經越來越少,甚至有些房子具有別墅的氣派。


    下午收到 丁萬復 居士寄來 十二月十八日 他在龍善寺,拍攝我和雲林縣佛教會理事長法照法師、前任理事長會然法師及其他出家眾恭送佛陀真身舍利出發遶境的鏡頭,這個角度是 紀錦義 居士所沒有拍到的角度,因而決定將這一張照片,舖上部落格。至於虎科大的 陳席卿 老師當天也有去拍照,但他是大忙人,還沒有送給我。至於 姜永芳 居士住虎尾鬧區的中正路,為了準備香案迎接佛陀舍利,則趕不上到龍善拍攝法會情況。


    早晨的天空,本來多雲,但在將近中午時,天空的雲彩變得很豐富殊勝,下午天空晴朗,到了黃昏,天空的雲彩又另有一番生動的景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