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品中,無盡意菩薩供養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轉而供養佛及多寶佛塔,富豪們支配財產,應多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與智慧。



中午講堂上空的雲彩


下午講堂上空的雲彩


下午講堂上空的雲彩之一


下午的天空


下午的天空之一


黃昏講堂上空的雲彩


黃昏的雲彩


   


    又一起富豪分產糾紛發生,讓人感嘆有錢人似乎欠缺支配財富的人生智慧。


    或許受到大陸首善陳光標來台行善新聞的掩蓋,這起正上演的知名富豪分產風波,正是澳門的首富,也就是聞名的賭王何鴻燊,他所娶的四房太太正為分家產,難免要上法庭打官司,九十歲高齡,身體健康又不好的富豪,不知作何感覺?


    這起新聞如果是平日,可能在各報佔據重要的版面及篇幅,如今澳門賭王的新聞遠不如大陸首善的新聞受到重視。為了財產,何鴻燊雖然健在,沒想到四房太太就展開赤裸裸的爭奪財產大戰。我常想,身為富豪,與其留下太多的財產,讓妻子展開鬥法爭奪,不如學陳光標拿錢發紅包給窮人,最起碼留個美名在世。


    人是一種貪婪的動物,錢不多,妻、子、兄弟姐妹反而和睦相處,財產一多,誰都怕少分,明明已經分到幾百億,可是還擔心有人佔便宜,真是可悲呀!金錢雖然寶貴,但正如古人說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既然死都不能帶去,為何不趁一口氣在,立個遺囑,將財富用來做造福人群的善事。


   憨山大師勸世文:「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層霜,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既然酸甜苦辣自己要承當,富豪卻不會用財富來做更多的善事,積陰德,實在可悲又可惜。殊不知一個人的人生最後都要回歸平等,也就是「千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如果將財富用來佈施行善,就可增加善業,善業隨身有好處,沒有壞處,可惜富豪有這樣智慧的人,實在不多。


    藥師經中也印証有錢的人,反而缺乏佈施的智慧,經中佛告曼殊室利童子說:「有諸眾生,不識善惡,唯懷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報,愚癡無智,闕於信根,多聚財寶,勤加守護,見乞者來,其心不喜。設不獲已,而行施時如割身肉,深生痛惜。」藥師經還強調富而慳吝會墮入三惡道中。如果以佛法的角度來看,身為富豪,不管生前或死後發生爭奪遺產,導致家門蒙羞,我想將來要往生善道恐非易事。


    有錢不是罪惡,但有錢更需要有花錢的智慧,不要被金錢所奴隸,更不要成為守財奴。有錢可以建一座養老院,或圖書館或一座弘法利生的宏偉道場,那是多麼殊勝的一件事,可惜有錢的人,寧可將錢留給妻子,或所愛的人,捨不得撥一筆錢從事公益慈善事業。例如身為比丘,我的願力是興建一座典範的大講堂,所需經費也許只是有錢人的九牛之一毛,但是自己沒有俱足的福德因緣,就遇不到那種能捨的富豪給予支持;身為一位藝術家,可能盼望有一座現代化的展覽館,每個人的人生目標不同,但有一點相同,大家都盼望富豪能多捨一些錢來從事公益慈善事業,相信會比留給子女爭奪財產,反目成仇來得殊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