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修行懂得親近善知識很重要,但親近善知識要有智慧,否則就會墮入迷信的五里霧中,盲目的崇拜,甚至狂熱,只會導致身心忙亂不已,這樣就不可能獲得學佛修行的功德利益。

 

    正信的佛法,像喝白開水,滋味平淡,所以學習正信佛法的人,初期都不會有太積極的熱情,與信仰非正信的佛法,剛好恰恰相反,親近非正信佛法的眾生,常狂熱到讓家庭的成員感到困擾不安,感到迷惑痛苦,因為非正信佛法的信仰,就如同飲用刺激性的飲料,飲用之後,精神振奮,甚至有些歇斯底里的狀態。尤其刺激性的飲料喝多了,對身體有害,等到覺悟這個道理,已經後悔莫及。

 

    有位蓮友的朋友,每週有好幾天會去一處,離家上百公里的道場修行。試想,每週好幾天去修行,怎麼可能是正信的道場,正信的道場,不但要你好好的學佛修行,更會要求你先把家庭照顧好,這樣才有助於安心修行。

 

    像昨天講堂辦理朝山,有參加的蓮友住在崙背,打算騎機車來參加晚間的念佛會,我說暫時不要,等到有開車的人肯接送,才來參加,如此才不會有安全的顧慮,家人也才安心。如果來參加念佛會的信念堅強,就會出現願意開車接送的人。

 

    正信的佛法,先要為眾生的安樂考慮,而不是為自己考慮。例如我曾經聽說,有的道場的負責人,要其信徒在新年期間去道場住,不管人家春節是否要團聚。但是眾生愚痴,當他崇拜一個人時,心中只考慮為了取悅那個人,反而疏忽了家庭成員的心裡感受。

 

    也有人因人情難怯,去參加某佛學班的課,除了生機飲食,對佛學未必聽得懂,我覺得這是在浪費時間而已,並非真正的學佛修行。現在佛教界有一種現象,參加上課或共修,不是純粹為了學佛修行,而是從世俗的人情、面子等考量,所以表面有很多人在學佛修行,但我覺得他們連門檻都沒有跨入。也有著名的宗教團體,在共修時沒有安置佛像,只有負責人的法相照片,所以他們的共修不是在禮佛,而是拜他們所崇拜的負責人,正信的佛教,絕對不會將自己當作佛,接受別人的頂禮。

 

佛度有緣人,但學佛修行要有所裨益,必須懂得選擇善知識去親近,只有遇到自己有緣的善知識或法師,這樣才能獲得殊勝的功德利益,業障消除,福慧增長。

 

    另外有一種人經常存有一個觀念,如果諸佛菩薩靈感,就神通示現度化他修行。除非他是大菩薩轉世,一時迷途,諸佛菩薩才會悲憫示現度化,否則佛度有緣人,你不親近佛,就得不到諸佛菩薩的慈悲加被;你不親近善知識,就不能得到善知識的指引迷津。就算要諸佛菩薩示現神通來度化自己,也要自己先去親近諸佛菩薩,或善知識,諸佛菩薩才會看他的表現,以不同的方式去幫助他。

 

    學佛修行的次第是經、律、論三藏學問,如果佛經一竅不通,戒律之心難生,學佛不受戒守戒,定力與智慧難生。如果直接從「論」切入,卻不知有佛經,如同起高樓於空中,根本不可靠。所以學佛修行必須按步就班,不能好高騖遠,如果只上某一種佛學課程,就誤認是在學佛修行,必難得到法益。學佛修行必須通宗了解,再一門深入修行。否則執於宗派門戶之見,最多只能說是在研究某一種學問,研究學問也許沒有壞處,但浪費許多時間,心靈的修練上,也未必得到好處。

 

    每個人因緣不同,所學習的法門也未必相同,有人只是老實念佛;有人專心持咒;有人恭敬誦經。在此之前,如果不能親近善知識,可能不知要走那一條修行的道路,像楞嚴經中,也許你喜歡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也許你喜歡大勢至菩薩的念佛法門。或是淨土五經中的普賢行願品,可以學習普賢菩薩的十種願力。從阿含經可以學習四念處,學習八正道,學習七菩提分。經常親近善知識,有迷惑時可以得到解惑,同時可以增益一切的善緣。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同樣要親近一切的善緣,例如你知道那一個人水電工人技術高明,索費又公道;你知道那一個醫師的權威是在那一科,就不會病急亂投醫;知道任何行業的善知識,對我們生活碰上難題時,助益就會越大。所以善知識,不只是指法師,而是有益於我們實際生活或心靈的專家,都是理想的善知識。如果平日沒有這樣的觀念,碰上生活難題時,就無法得到盡快的幫助解決。

 

    但人的習性,通常是病苦時,才要知道明醫何在?心靈徬徨時,才要知道明師何在?碰上毒澱粉時,才想了解安全可吃的食品在那裡?甚至看到懂得包裝的廣告,就會盲目相信。

 

    維摩詰經中,文殊菩薩問維摩詰居士:「欲度眾生,當何所除?」答曰:「欲度眾生,除其煩惱。」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答曰:「當行正念。正念當行不生不滅,不善不生,善法不滅。」所以維摩詰居士強調煩惱可以生菩提,所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佛度有緣人,眾生不親近善知識,又如何能知道煩惱生菩提?又如何能知道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所以維摩詰居士開示:法師弘法,要能做到「善別諸根,斷眾生疑。」如果大家一窩蜂去上某一種佛學課,又如何能善別諸根,讓自己對學佛修行沒有疑惑呢?如果大家拚命去頂禮一位大師,還發願來生跟著大師乘願再來,萬一大師下的是地獄呢?難道也要跟著去,當知,心中無佛,只有大師的宗教信仰如同玩火,非常危險,且背離了學佛修行的主要理念。若是不能幫助你在生活中,解脫痛苦煩惱的宗教信仰,都非正信的佛法。正信的佛法如同飲用白開水,久而久之,隨著對佛法的了解,就會知道對身心的發展有正面的幫助。

 

今晚八時念佛會,歡迎參加共修,消業增福慧。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受理107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農曆年最後一次讀經日,訂於國曆10721日(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星期四晚上七時三十分,恭讀地藏經,將心地做一次年終大掃除,若要參加,請事先報名,以便準備經書及桌椅。

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講堂電話(0563336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