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樓佛堂

釋迦牟尼佛

日出

郭冷塵書法

白頭翁

日落  

   最近在部落格寫了幾篇有關維摩詰經內涵的文章,昨晚念佛會之後,最慢走的是吳安治、姜永芳居士,再度談論到維摩詰經的殊勝。維摩詰經是不可思議的解脫法門,眾生應該向維摩詰居士學習,才能解脫世俗的痛苦煩惱,進而欲得佛國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說到維摩詰經,我在尚未吃素之前研讀,每讀一兩頁,就覺得艱澀難懂,就將經書合起來,希望有精神時再讀。後來吃素之後,再行閱讀,竟覺得讀起來非常順暢,對內容的領悟也更真實,居然可以在一個晚上研讀整部的維摩詰經,並讚嘆內容之殊勝精彩。後來再三研讀,總覺得回味無窮,每讀一次就有不同的領悟。所以我常奉勸對佛經感到艱澀難懂的居士大德,如果尚未吃素,可以考慮吃素,由口淨達到心淨,研讀佛經的智慧必能增長。

   維摩詰經佛國品第一,寶積菩薩請求佛陀開示諸菩薩淨土之行,佛陀一一慈悲開示菩薩淨土的含義,佛言:「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提心是菩薩淨土,布施是菩薩淨土,持戒是菩薩淨土忍辱是菩薩淨土,精進是菩薩淨土,禪定是菩薩淨土,智慧是菩薩淨土,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四攝法是菩薩淨土,方便是菩薩淨土,三十七道品是菩薩淨土,迴向心是菩薩淨土,說除八難是菩薩淨土,自守戒行不譏彼闕是菩薩淨土,十善是菩薩淨土。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其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 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其實,在現實的社會中,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常見這樣的現象,如果心情好,看那一個人都很可愛;如果心情不好,看那一個人都不順眼。心情好時,即使開一點玩笑,也覺得對方有幽默感;但心情不好時,表達關心的話,也會被誤會在對他嘲笑或揶揄。所以我們常說萬法唯心,心可以造天堂,也可造地獄。

   學佛修行,出家在家一樣好,重要的是在心。尤其在家居士身處紅塵俗務多,能夠以清淨心修行,更加不容易,因為家庭的枷鎖,很容易就成為修行路上的障礙。所以既然在家學佛,就應該向維摩詰居士學習,做一個具足慈悲與智慧的大居士。

   維摩詰經方便品,是這樣描述維摩詰居士:「爾時,毗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離。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一心禪寂,攝諸亂意;以決定慧,攝諸無智。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若至博弈戲處,輒以度人;受諸異道,不毀正信;雖明世典,常樂佛法;一切見敬,為供養中最;執持正法,攝諸長幼;一切治生諧偶,雖獲俗利,不以喜悅;遊諸四衢,饒益眾生;入治政法,救護一切;入講論處,導以大乘;入諸學堂,誘開童蒙;入諸淫舍,示欲之過;入諸酒肆,能立其志;若在長者,長者中尊,為說勝法;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斷其貪著;若在剎利,剎利中尊,教以忍辱;若在婆羅門,婆羅門中尊,除其我慢;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若在內官,內官中尊,化正宮女;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興福力;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誨以勝慧;若在帝釋,帝釋中尊,示現無常;若在護世,護世中尊,護諸眾生。長者維摩詰,以如是等無量方便饒益眾生。」

   維摩詰居士雖為居士,但常行梵行,乃因他在過去曾經供養無量諸佛,深植得本,得無生忍。因而辯才無礙,遊戲神通;逮諸總持,獲無所畏;降魔勞怨,入深法門;善於智度,通達方便,大願成就;明了眾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別諸根利鈍。久於佛道,心已純淑,決定大乘;諸有所作,能善思量;住佛威儀,心大如海。

   可見即使要當一個身口意清淨的大居士,也相當不容易。若不如此,學佛修行或度化眾生難免有障礙,度化眾生若要圓滿,必須「明了眾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別諸根利鈍」也就是孔子所說,做為一個老師必須懂得因材施教,才能將不同資質的眾生教好。

   所以當一個護持佛法勇猛的大居士,相當難為,除了需要有佛法的正知正見之外,上述維摩詰居士的德行,即使不能全皆具備,但也要盡力而學而修。如富有又肯佈施;雖為居士但奉持的是更嚴格的出家戒律;有結婚卻常修梵行;有眷屬,常樂遠離;有飲食,以禪悅為味。

   有的學佛修行,碰上身體有病,怨天尤人,抱怨諸佛菩薩沒有慈悲加護。但是維摩詰居士則示現有疾,藉機開示佛法,幫助眾生解脫痛苦煩惱。如維摩詰所開示:「諸仁者!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為苦、為惱、眾病所集。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是身如聚沬,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焰,從渴愛生;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所以維摩詰居士要大家厭離此虛妄之身,而樂佛身,佛身從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生;從慈悲喜捨生,從布施、持戒、忍辱生;從卅七道品生,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

   維摩詰雖示現居士身,實為古佛再來,諸佛菩薩常示現不同身份,度化眾生,眾生學佛修行,當向維摩詰居士學習。

    昨晚念佛會,觀自在功德會理事長陳淑雀送長子結婚喜帖,訂於一月四日週日中午十二時在斗南鎮石龜國小活動中心舉辦喜筵。陳理事長並送襪子及自種瓠瓜供養。

    西螺吳志鵬、廖惠美夫婦來念佛,送蔬菜及蕃薯供養。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登記有案的合法佛寺,但講堂沒有做法會、經懺、牌位等固定的收入,請大家用不同的方式發心護持贊助。包括小額捐款、點光明燈,(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則點一生光明燈)、請購書籍「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定價200元(悟耀法師未出家前著作)。「悟耀法師人生解惑」,定價300元,彩色印刷(出家後著作)。敬請大家發心贊助護持,確保法輪常轉,功德無量。請郵政劃撥22690234帳號,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