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

西方三聖

早晨法輪上空

早晨的天空之一

日日春

早晨的天空之二

九官鳥

早晨的天空之三

黃昏的天空  

   在痞客邦發表的部落格文章都會有「熱門文章」前五名閱讀人次的排行表,最近兩天,突然躍居第五名的是去年六月七日所發表的部落格「人往生後,如做功德,應在七七四十九天內為之」,顯見現代人對臨終問題的關心與重視。臨終大事的處理,雖然強調他人助念或請僧眾誦經做法事的殊勝功德,但仍以親人幫助助念,由於具有血緣關係,功德更為殊勝圓滿,生者覺得對亡者盡了心力,相信能得阿彌陀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亡者見親人表現的孝心,也可以幫助世間的萬緣放下,安心往生。如果花大錢請人做佛事,固然門楣得到光彩,但花錢能辦的事,也許外表可以贏得孝道的美名,但對亡者往生的助益,未必是最為殊勝圓滿。

   過去面對臨終大事的處理,家屬心理難免處在悲痛陰暗的氣氛之中,但隨著時代的改變,大家更勇於正面面對臨終大事的處理,而不再陷於無盡的愁雲慘霧中,有的老年人更開明,預立遺囑,瀟洒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尤其面對無效醫療的凌遲,有越來越多的人,寧可在停止呼吸之前,用微笑來關掉人生的手機。佛教早就有一套處理臨終的方法,但也常造成眾生對佛教的誤會,錯以為佛教的存在,只是為了超度亡者,因為過去以來,確實有不少亡者的家屬,以迎請僧眾舉行超度法會來表達孝道,讓佛教長期以來擺脫不了超度亡者的印象,其實佛教更重要的是度生,幫助世人解脫世間的痛苦煩惱。換言之,有關臨終大事,若能圓滿處理,對生者的安慰,更勝於對亡者的利益。

   然而臨終所要面對的生死問題,說來容易,做起來困難,所以學佛修行,可以幫助臨終處理的智慧,讓亡者有尊嚴告別人生,讓生者死者皆得到心安。

   佛教早就重視臨終處理的方法,包括人在往生之後,不要去動遺體,在最少八個小時內,由親友排班念佛,幫助他安心離去。很多人印証,這樣可以幫助往生者的臉相更為安詳如生,証明得佛接引。

以臨終處理來說,如果平日不學佛修行,往生者對死亡容易感到恐懼,在世者不知如何幫助念佛往生,我常強調與其請僧眾助念做法事,不如由有血緣關係的家屬幫助念佛或誦經,同時給亡者適當的安慰開導,讓他對世間的萬緣不致有所罣礙,如此功德更為殊勝,也是表達孝道最圓滿的方法,有些人家在七七四十九天內,可能因而感應到亡者的歡喜與心安。臨終大事要幫助亡者安心往生,除以「阿彌陀佛」四字洪名助念,也可持誦阿彌陀經、地藏經,往生咒,如果家人不識字,就專念阿彌陀佛佛號,至誠懇切,也很殊勝。人在往生後,如要做功德迴向往生者,最好在四十九天內為之,這樣對往生者比較有助益,七七四十九天後,琰魔法王可能已經根據「俱生神」所陳述的善惡功過判處六道輪迴,助益程度受到影響。所謂做功德,包括誦經、念佛、布施、供養三寶等,而往生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或往生善道,對陽世的親人也會有間接的助益,容易得到平安吉祥。

為何要在七七四十九天內做功德對亡者比較有所助益,這是地藏經告訴我們的道理。地藏經利益存亡品第七,地藏菩薩白佛言:「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

地藏經同時開示:一般眾生往生之後,未知罪福,七七日內如癡如聾,或在諸司辯論業果,審定之後,據業受生;未測之間,千萬愁苦,何況墮於諸惡趣等。是命終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內,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眷屬救拔;過是日後,隨業受報。

是故,陽間親人為往生者助念、誦經、做功德,應把握在往生後七七四十九天內為之為宜。

   對病重尚未往生的人而言,蓮宗第十三祖,近代高僧印光大師有這樣的開示:「宜將一切家事,並自己一個色身,悉皆通身放下,以一塵不染心中,持萬德洪名聖號,作將死想。除念佛求接引外,不令起雜念,能如是者,壽已盡,則決定往生西方,超凡入聖。壽未盡,則決定業消病愈,慧朗福崇。若不如是作念,癡癡然唯求速愈,反更添病。即或壽盡,定隨業漂沈,而永無出此苦娑婆之期矣。」

   印光大師強調,以念佛利益,多於誦經拜懺做水陸多多矣。同時提醒臨終三要: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果能依此三法以行,決定可以消除宿業,增長淨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則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漸漸進修,必至圓成佛果而後已。如此利益,全仗眷屬助念之力。能如是行,於父母,則真孝。

相傳是大勢至菩薩化身的印光大師開示:「保病薦亡,今人率以誦經拜懺做水陸事。光與知友言,皆令念佛。以念佛利益,多於誦經拜懺做水陸多多矣。何以故,誦經則不識字者不能誦。即識字而快如流水,稍鈍之口舌,亦不能誦。懶坯雖能,亦不肯誦,則成有名無實矣。拜懺做水陸,亦可例推。念佛則無一人不能念者。即懶坯不肯念,而大家一口同音念,彼不塞其身耳,則一句佛號,固已歷歷明明灌於心中。雖不念,與念亦無異也。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有不期然而然者。為親眷保安薦亡者,皆不可不知。」「至於喪祭,通須用素,勿隨俗轉。縱不知世務者,謂為不然,亦任彼譏誚而已。喪葬之事,不可過為舖排張羅。做佛事,只可念佛,勿做別佛事。並令全家通皆懇切念佛,皆有實益。」

人有生,難免有死,學佛修行不為別的,就是學會看淡生死,甚至圓滿生死大事。至於人世間的榮華富貴等,只是學佛修行的次要利益,因為人一旦有了榮華富貴,就會極盡享樂的能事,享樂時難免又要造業,造業又要陷於因果輪迴之中,因此可能樂盡苦來,苦盡樂來,不斷的隨業受轉,就如同陷溺在波濤洶湧中,抓不到可以受力的浮木,人生最應怖畏之事,就是隨業輪轉於六道之中,失去了作主的能力。而學佛修行的功德利益,就是幫助我們面對生死,更有定力,不致恐懼,堅信自己可以往生西方佛國。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在人間示現,依照法華經所開示,就是為了教導眾生解脫生死煩惱大事的智慧。也就是生與死都同等的重要,解脫生死煩惱,不能沒有智慧。

    上午許登揚夫婦來禮佛,送玉米供養。

    雲萱基金會執行長王招萍居士轉交斗六市惠樺花藝賴麗惠居士供養三寶。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登記有案的合法佛寺,但講堂沒有做法會、經懺、牌位等固定的收入,請大家用不同的方式發心護持贊助。包括小額捐款、點光明燈,(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則點一生光明燈)、請購書籍「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定價200元(悟耀法師未出家前著作)。「悟耀法師人生解惑」,定價300元,彩色印刷(出家後著作)。敬請大家發心贊助護持,確保法輪常轉,功德無量。請郵政劃撥22690234帳號,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