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聖佛與觀世音菩薩

黃昏虎尾安溪慧日講堂上空的雲彩

早晨講堂上空

早晨東方的天空

早晨小鳥

講堂上空

講堂陽台上的斑鳩

講堂上空之一

避雷針上的長尾鳥

講堂上空之二

黃昏法輪上空

黃昏的天空  

昨日無法上傳照片,今天文圖重傳。

   學佛修行,因每個人的根器不同,有利有鈍,根器利的人,可以修禪,學習頓悟的工夫;根器鈍的人,適合修淨土,念佛漸進,也能入三摩地。早期社會,工商不發達,人心受污染少,根器較利,適合禪修;今人受物質文明污染多,根器較鈍,適合念佛為主的淨土法門。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合乎自己的根性即利;不合乎自己根性即害。時代變遷,惠能大師的頓悟工夫,若是慧根不足,反而不如淨土法門,後發先至。所以眾生學佛修行,每人皆應衡量自己的根器深淺,選擇適合的法門,才能有所成就。

   讀過六祖壇經的人,都很敬佩惠能大師聞誦金剛經而頓悟,並接下禪宗的衣缽法脈,是為禪宗六祖。每次恭讀六祖壇經,總覺得後世的人,重惠能大師,輕神秀大師,只因神秀大師沒有從五祖弘忍大師的手裡接下衣缽法脈。實際當時見重於朝廷的反而是神秀大師,可惜只因衣缽傳承給惠能大師,在禪宗的地位,神秀大師就不如自己的師弟惠能大師。

   從六祖壇經的內容,大家知道惠能與神秀兩位大師所領悟的禪法,之所以高下立判,乃是出於一首偈語。神秀大師作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五祖認為做得不錯,只是未見性。而不識字的惠能,學禪不久,即作下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知其根器,決定將衣缽偷偷傳給惠能,也讓惠能為了保護衣缽,四處躲避外來的搶奪追殺。

   如果用現代的眼光來看,根器利的人,適合向惠能大師學禪;根器鈍的人,適合向神秀大師學禪。現代的淨土法門適合漸修,根器太利,反而難以獲其功德利益。禪修必須依靠自力,修行淨土法門,除自力外,特別仰仗佛力。永明大師之四料簡,所謂;「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無淨土,鐵床併銅柱,萬劫與千生,沒箇人依怙。」正說明淨土法門的修行,合乎當前的契機。而淨土法門的修持著重念佛漸修,所以利頓兼收,三根普被,是很適合眾生修行的法門。如果以這個角度來看,神秀大師的漸進修行,反而適合現代眾生的根器。眾生的心如明鏡台,要維持內心的清淨無染,必須時時勤拂拭才行。

   六祖壇經頓漸品第八,看來好像惠能大師對佛法的見解,略勝一籌。因為神秀大師派弟子志誠去惠能大師處聽法學習,志誠自作聰明,偷偷的跟隨僧眾聽法,而被惠能大師慧眼識破,認為不說來處就是細作的行為,並說法降服志誠,讓志誠對惠能大師佩服之至。但是神秀大師特別派徒弟志誠去南方學習,以神秀大師見重於當時的朝廷,可見他的器度寬廣,謙虛自持,並非一般人所能辦得到,可惜大家讀了這一品,總覺得惠能大師的禪法高明許多,神秀大師心如日月,落得如此受到禪宗修持者的忽略處境,簡直就是被徒弟志誠所誤。如果志誠坦誠表明奉師來學習,也許惠能大師的開示會不一樣,不讓人有高下之分。研讀六祖壇經,推崇惠能大師頓悟工夫之餘,真要為神秀大師抱屈。今日眾生學佛修行,反而應以神秀大師的漸修,確實做起,否則要學習頓悟,明心見性,談何容易。

   志誠向惠能大師表示:神秀大師教導他們的戒定慧是「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惠能大師向志誠說:「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見有遲疾。汝聽吾說,與彼同否?吾所說法,不離自性;離體說法,名為『相』說,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惠能大師又告訴志誠:「汝師戒定慧,勸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勸大根智人。」今日之所謂佛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所以神秀大師所教並沒有錯誤,今日大家度化眾生,弘揚佛法, 不就依照這句話在做嗎?學佛修行的人,能夠因而看不起神秀大師嗎?  

   如果以現代佛法來說,神秀大師的開示可以度大眾,惠能大師的開示,大概只能度根器極利的小眾。我沒有絲毫貶損惠能大師的意思,就像禪宗曾經興盛一時,如今淨土法門卻更為當機,當機就是最為殊勝。以今人的業重慧淺,按照神秀大師的漸修方法,獲益可能較大;按照惠能大師的頓悟方法,恐怕經常會墮在五里霧中,難以脫身,何況是開悟?眾生學佛修行,應該多向神秀大師的漸修學習,獲益會更多,更實在;如果學習惠能大師的頓悟工夫,千萬要有深厚的慧根才行,免得學「禪」不成反成「纆」,可能因而耽誤了解脫人生的生死大事。

※上午吳安治居士來禮佛。

※下午徐美娥居士送木瓜供養。

※社團法人雲林縣觀自在文教功德會訂於六月七日上午八時,假虎尾國小學生活動中心舉行抄經比賽暨六月茉莉音樂舞蹈欣賞會,參加抄經比賽已經報名額滿,現場也不接受臨時報名,歡迎聆聽音樂會。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登記有案的合法佛寺,但講堂沒有做法會、經懺、牌位等固定的收入,請大家用不同的方式發心護持贊助。包括小額捐款、點光明燈,(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則點一生光明燈)、請購書籍「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定價200元(悟耀法師未出家前著作)。「悟耀法師人生解惑」,定價300元,彩色印刷(出家後著作)。敬請大家發心贊助護持,確保法輪常轉,功德無量。請郵政劃撥22690234帳號,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