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半才過,中秋佳節的產品、禮盒紛紛上市宣傳,直銷的宣傳單也陸續展開攻勢。台灣民眾在生活的享受上,顯得毫不吝惜,有時一個人或家庭,一天中,單是飲料就喝掉了幾百元,尤其在許多人抱怨台灣的薪資不漲情況下,更要懂得開源節流的道理。自古以來,高僧無不非常惜福,眾生應當學,惜福才能更長久的享福。
今日社會雖然還有少數人處在陰暗的角落,甚至過著有一天沒一天的生活。但由於工商發展,大多數人都能擁有穩定的生活,比起四十年前物質缺乏的年代,應該可以滿足溫飽的需求。此外,三十年來台灣的繁榮發展,也容易造成大家不惜福,嚴重浪費的現象。所以現在有不少人養成一種壞習慣,東西稍微不好吃,就全部丟掉,水果如果不是很脆很甜,也照丟不誤。所以看到大家如此不惜福,我都很憂心未來饑饉的年代再度來臨,大家將如何過生活,這樣的日子,不見得會很遙遠。
佛法離不開因果,因為眾生奢侈浪費,而引發戰爭、或饑荒的來臨;因為經歷過苦日子,而知道惜福,並且認真打拼,因而有富足的生活可以過;因為長久的富足,開始又養成浪費的習慣,加上道德的敗壞,於是天災人禍又不斷發生,讓人類面臨許多的苦難,如此因果循環不已,可惜眾生無法從這些因果的軌跡中獲得正確的啟示。
以手機來說,新的功能不斷的發明,而年輕人為追求時髦的尖端科技,可以說花錢如流水,稍微不滿意,即將手機更新,甚至擁有多支手機。如果做一個調查,五十歲以上的人,大概都使用子女淘汰的手機,因為對電腦、科技不太懂,也不喜歡經常更新手機,省得麻煩。此外,中年以上的人因為經歷窮苦的日子,懂得節省,一支手機使用到發生故障為止,否則不會輕易更換。所以如果要做生意,可能必須選擇年輕人、婦女及幼兒產品為宜。尤其美食、旅遊更不錯。從各處風景區,充滿著民宿,就知道現代人多麼重視生活的享受。
參加佛寺過堂的居士大德一定知道,佛門用餐極其惜福,即使一粒飯,一葉青菜,都不能隨便浪費。淨土宗十三代祖師,也是近代高僧的印光大師發現有人用餐完畢,碗裡仍有一粒飯,會當面斥責你有多大的福報,可以這樣的浪費。高僧的生活都是極其的儉樸,毛巾一定用到破爛不堪的程度才會更換,不像現代人因為物質的豐富,所以毛巾比較舊一點,也沒有破,就會把它丟掉或改做抹布使用。
近代高僧弘一法師原是富家子弟,出家之後,過的也是刻苦耐勞的生活。他曾經在廈門南普陀寺佛教養正院開學日,以「青年佛徒應注意的四項」講話,提醒青年佛教徒應該惜福、習勞、持戒、自尊。弘一大師強調:末法時代,眾生福薄,若不愛惜,將薄福享盡,就要受莫大的痛苦。也就是古人所說:「樂極生悲」。
弘一大師小時,家境還不錯,五歲就喪父,如果他拿一張白紙來亂塗畫,就會被母親罵。因為父親以前就要求家人惜食惜衣,不是為了惜財,而是為了惜福。因為有這樣的家庭教育,弘一大師出家後,身體力行,保持儉樸的生活習慣,所以不論僧鞋、棉被、洋傘都珍惜著使用,有破就請人補一補,能用則用。此外,有人送他好的衣服或別的珍貴之物,他都大半送給人家,弘一大師謙虛的說,因為他福薄,好的東西沒有膽量受用。又如吃東西,只是生病時才吃一些好的,除此之外,從不敢隨便亂買好的來吃。弘一法師說,一個人即使有十分的福氣,只應享受二、三分。
我是從窮苦的家庭長大,所以自小也養成儉樸生活的習慣,加上講堂的香火並非很旺盛,更加必須珍惜信眾的佈施。我的節儉程度,當然不敢與印光大師、弘一大師相比,但不論任何生活物資的使用,盡量的能省則省,尤其講堂沒有牌位、經懺等固定的收入,更要量入為出,才不致經常捉襟見肘。
歷史就是我們最好的鏡子,繁榮的盛世之後,可能就是種種苦難的來臨。所以在有豐富物質可以享受的今天,大家應該盡量的惜福,這樣福氣才可以享受得更久更長。
最近十年來,大家都常抱怨,薪水不漲,物價卻不斷的上漲,但我發現民眾也沒有因此養成節儉的習慣,拚命的想要享受生活。有的人因為經濟能力不足,又不懂得節流,所以也釀成不少家庭的悲劇。
過去老一輩的人,一定是積蓄了一點錢,才偶而覺得需要出外旅遊或打牙祭,然而實施週休二日後,大家在上班時,就開始計畫本週到那裡遊玩,吃美食。既然都覺得薪水太少,正常的想法是,如果不能想辦法開源,就是盡量的節流才對。
在玩樂上,大家很容易感染;但在學佛修行上,卻缺乏正面的引導力量,所以現今社會要度一個人學佛修行,相當的困難,大家相約去玩樂,似乎輕而易舉。長此下去,拚命享福的結果,等於拚命在消耗各種的物資能源,必有山窮水盡的一天。但奢侈的生活習慣之後,若碰上經濟變動,恐怕就很難適應儉樸的生活。
世界各國都有經濟危機的問題,台灣的經濟未來也受到這些先進國家的影響,不可能特別的好,對政府解決失業、經濟等問題不能有過高的期待,不管是藍綠誰來當家,都不可能扭轉經濟衰退的局勢,所以民眾心理上應先有過苦日子的準備,在生活上減少不必要的花費,碰上不如意時,才能平安度過。畢竟錢越來越難賺是事實,但是每個禮拜休假兩天,大家都想著怎麼花錢享受,這樣的社會不出問題才怪。
早一日學佛修行,早一日看清楚人生痛苦與快樂的本質,就像一個人喜歡美食,就不會顧慮身體是否引發疾病;喜歡野外生活,就不會顧慮突然發生的意外,像多少人為了爬山而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佛教徒何以追尋的生活方式比較重視「安樂」,就是任何一件享樂的方式,都應盡量不免產生後遺症,這樣才能得到平安、快樂。可是如果大家仔細的反省一下,許多人表面上很享樂,等到他們回到家,感覺真的只有快樂,沒有雜染的煩惱嗎?如果不是病痛,就是工作、婚姻、小孩管教、金錢壓力等種種煩惱,經常會籠罩心頭。
所以一個人想要擁有真正安樂的生活,就應早日學佛修行,學佛修行不是只有看看有關佛法的文章,或收聽一下廣播、電視的弘法就算學佛,還必須依佛所教的解脫煩惱方法去修行實踐才行。許多人都誤會學佛就是放棄生活的享受,學佛不會叫人放棄生活享受,而是享受真正可以讓你感到安心的快樂。例如貪瞋癡,表面可以滿足物慾的需求,但它的背後跟隨而來的是煩惱痛苦。學佛修行讓你知道用戒定慧的工夫去克制貪瞋癡三毒猛火在身上的燃燒,如此才能得到真正的清涼自在。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訂於農曆七月三十日星期六晚上八時舉行慶祝地藏王菩薩聖誕法會,歡迎參加,同霑法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登記有案的合法佛寺,但講堂沒有做法會、經懺、牌位等固定的收入,請大家用不同的方式發心護持贊助。包括小額捐款、點光明燈,(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則點一生光明燈)、請購書籍「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定價200元(悟耀法師未出家前著作)。「悟耀法師人生解惑」,定價300元,彩色印刷(出家後著作)。敬請大家發心贊助護持,確保法輪常轉,功德無量。請郵政劃撥22690234帳號,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講堂電話:05-633362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