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些日子沒有下雨,今天的冬雨從早下不停,還好雨細如絲,增加寒冷的味道而已。賦閒的人,也許覺得浪漫;出外工作的人,可能覺得苦惱,更加感受寒風如刺。同樣病苦,也有兩種煩惱,有的人因病苦,感受到了親友的溫情;有的人抱病還要繼續工作。有的人懷著樂觀面對病苦,有的人感覺正面臨世界末日。冬雨也好,病苦也好,人生只要學會一個「轉念」,即使外面細雨紛飛,寒風刺骨,心中總是充滿著光明。同樣是冬雨,每個人學會用自己的心去決定,您所感受的是人間的淚水?還是世間的甘露?

    早課之後,天仍然暗,還飄著細雨,由於明天是農曆十二月初一日,於是開車出門購買供佛水果,街道冷清,這種天氣在外面做生意,應該比較辛苦,而水果價格不斷高漲,也會給眾生帶來另一種苦。回來之後,利用早供、施食時,靜坐為多位蓮友祈福,有的希望他們化解病苦,有的希望他們順利在工作升級,有的祝福他們開刀平安圓滿,有的祝福他們找到理想的工作。身為法師,我常接受蓮友的供養,我有義務為蓮友,甚至一切有情眾生祈福,願他們都能離苦得樂。更願眾生設法進入佛法的智慧大海中,擁有佛法的智慧,比擁有感應,更為殊勝,道心也會更為堅固。如維摩詰經所開示:「先以欲勾牽,再令入佛智。」

    面對今天陰冷的冬雨,面對今天灰濛濛的天空,相信每個人的心情,可能都不一樣。然而,你的心是多了幾分悲愁?還是多了幾分喜樂,皆由自己做決定。悲觀的人,覺得天空在流淚,樂觀的人,覺得心地獲得甘露的滋潤。就以淚水來說,有時覺得苦澀,可是佛教徒在真誠的祈福與懺悔後,可能覺得淚水如甘露,甜蜜中帶著歡喜。學佛修行初期,也許只是為了一次一次的祈福,求得好的感應,但祈福總有落空時,難免有得有失,世間的宗教信仰,絕對不可能凡事有求必應,因為其中,有眾生所不知的因果業力的牽纏。所以學佛修行,必須學會經營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不受到外境的影響牽動,就算天空下雨,也是另一種詩情畫意,也是一種清涼菩提。

    在細雨濛濛中,若是有緣,三兩知己談心品茗,或是自己獨處,一杯熱茶在手,不只是手心獲得溫暖,也能感受茶香緩緩的泌入心田。心若清淨,不需要有太奢華的享受,也能獲得恬淡而溫馨的滋味。若是心裡憂苦,世間再好的美味,也覺得苦澀。我常說,五欲之樂,是煩惱的根源,但眾生可能不會輕易相信;就像佛說,黃金是毒蛇,同樣有人不相信,因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唯識論譬喻:如一條河,人見到的是水,天人見到的是琉璃,餓鬼見到的是膿血,魚龍見到的是宮宅。娑婆世界在凡夫來看是穢土世界,在佛來看,同樣是清淨莊嚴的淨土。萬法乃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眾生心淨則國土淨,心平則國土平。

    天空是否下雨?身體何時會有病苦來磨?事業、感情何時會有挫折,眾生無法預知,也無法阻止。但眾生的心情是悲愁?還是淡定?甚至是喜樂?卻自己可以經營決定,端看自己有沒有心去學會調和自己的身心,心若能調和,遇到任何的情境,都能處之泰然,冷靜面對化解,因為著急於事無補。如佛所開示:「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惱,世相如是。」

    佛又開示,學佛修行如彈琴,琴絃不可太緊,也不可太鬆,否則就無法彈奏出美妙和諧的音聲。學道也一樣,心若調適,道可得矣!

眾生學佛修行如果不能把握這個簡單的要領,就會覺得學佛修行相當的辛苦費力,是一種束縛,身心難以獲得解脫。

    修行人有二種障礙,一者執著「無益苦行」不捨,徒苦其身,卻不能使人了生死,得菩提;二者是心著欲境,貪愛一切享樂,也不能斷煩惱,証涅槃。唯有不苦不樂,行於中道,才是菩提因,能得菩提果。

    眾生的心若不清淨,觀察一切世相,就很難有洞徹的智慧,甚至以四顛倒為樂,身不淨,計為淨;受是苦,計為樂;心無常,計為常;法無我,計為我。

    天空下雨,是苦澀或為甘露,但看眾生心垢淨,悲喜在其中。眾生智慧暗,這場細雨即是刺骨的苦水;眾生智慧明,這場雨即是開悟的大法雨,說不定可以幫助解脫世間的痛苦煩惱。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受理106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訂於國曆10617日(農曆1210日)星期六前往埔里台灣靈巖山寺朝山,上午七時,在虎尾鎮統領KTV停車場集合出發。歡迎報名參加,收費每人三百元(國小以下兩百元),作為早餐、保險、車資等費用。

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是今年最後一次讀經日,當晚七時三十分恭讀地藏經,如同年底前,來一次心靈污染大掃除,消業增福慧。有意參加,請事先報名,以利準備。

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講堂電話(056333622

悟耀法師著作: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訂價二百元。悟耀法師人生解惑,訂價三百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