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紀錦義居士來禮佛時,虎尾安溪慧日講堂上空的雲彩正壯盛。


講堂上空的雲彩之一


講堂上空的雲彩之二


講堂上空的雲彩之三


講堂上空的雲彩之四


講堂上空的雲彩之五



天空的雲彩


天空的雲彩之一


    昨日三菱電梯的陳憲雄先生來保養電梯,提到一位同事擔任小主管,因為負荷不了工作的壓力,家庭又有些問題需要他操心,因而得了憂鬱症,後來以結束生命做為解脫。其實,自殺是不能解脫生命的苦厄與煩惱,因為神識不滅,反而繼續承受更嚴重的輪迴果報,所以一個佛教徒不但應避免隨便殺害動物、人類,同時也應避免自殺的行為。從佛教的觀點來看,自殺是極罪過的行為,從世俗的角度來看,自殺是懦夫、是弱者的表現。所以愛惜生命,包括愛惜自己的身體。


    罹患憂鬱症似乎已經成為家庭的不定時炸彈,而且有越來越多的家庭都埋下這種不定時的炸彈,所以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反而是物質文明極為發達的現代,逐漸嚴重的事實。廿一世紀是物質文明達到顛峰的時代,但也是精神文明嚴重失落的時代,精神疾病的流行可能越來越嚴重。


    家中有一個憂鬱症的患者,因為在情緒的控制上不穩定,所以影響整個家庭成員的擔心受怕,如果家庭人口少,在工作及家庭帶來長期精神負擔的情況下,稍微處理不好,連負責照顧的人,可能也會被感染了憂鬱症。憂鬱症患者,好像被情緒或偏見所束縛,因而逐漸畏懼走出家庭,參與社交活動,越是如此,患得患失的心情就會變得更加嚴重,如果沒有學佛修行,心靈缺乏寄託,更容易胡思亂想。


    在物質缺乏的年代,精神疾病較少,當時所謂的精神疾病就是所謂的「瘋子」,等於沒有自己行為意識的人,所以都顯得很邋遢,行為怪異。但是物質文明發展到極盛時期的精神疾病,幾乎都是在情緒上難以自主控制為多,反而真正的瘋子很少。但正因為有時像正常人,有時情緒容易失控,自陷憂愁、幻想中,反而給家人帶來極大的心理負擔,與生活的不安,說他有病,有時又看不出來;說他沒病,可是又特別容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刺激而顯得情緒失控,陷於歇斯底里狀態。在這裡,我們不從學理上來分析憂鬱症等精神疾病,有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除了帶患者看精神科醫師之外,也應考慮鼓勵患者多走入人群,否則孤獨時,最容易產生幻想現象而難以自控,甚至容易恐懼驚慌,處理事情因而做了錯誤的判斷,如果在職場服務,因為工作及主管的壓力,可能造成症狀日異嚴重,有不少人因而選擇結束生命來解脫自己的煩惱,但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自殺只能結束肉體的生命,但精神的生命,即所謂的神識,可能隨著因果業力的流轉,受苦更甚。


    現代社會與人聊天,好像有憂鬱症的人口正在逐漸增加,有的是婚姻的壓力,有的是來自工作、學業的壓力,有的是來自長輩親人的壓力,每個人遭遇的狀況不一而足。其實,治療憂鬱症,最好的方法還是學佛修行,因為從佛法的觀點,每個人累世的造業,可能潛伏於身旁的冤親債主很多,如果不能以念佛、誦經、行善累積功德等方式來消除業障,有時會讓醫藥的幫助顯得有限。問題是勸導一個憂鬱症的患者學佛修行,本身就是極難的一件事,因為患者好像對宗教有一種無感的現象,如果靠家屬做功德迴向,患者只得七分之一,效果不容易顯現。如果家屬學佛的意志力不夠堅強的話,有時連家屬都會因此在學佛的道路上退轉。如果患者願意學佛修行,自己的業障自己消除,效果就會比較顯著。


    物質缺乏時,精神容易得到滿足;物質豐富時,精神反而容易患得患失,以致罹患了精神疾病,難怪宗教最為興盛的地區,常是物質較為貧困的地區。如果從台灣的社會現象來看,新聞媒體所報導的幾乎都是美食、娛樂等消費、狂歡的取向,政府官員也因為選舉,而不在精神層面來照顧社會大眾,因為這樣的政績不是明顯,民眾感覺還是給他一些物質的享受比較切合實際,所以精神道德的教育相當缺乏,一切都是功利主義,享樂主義取向,因而逐漸讓精神失去了可靠的依託而容易出狀況。如果社會大眾追求物慾滿足的行為不能有所節制,將來精神疾病的患者只會更快速的增加,不會減少,這是很令人憂心的一件事。佛法雖然是可以治療這些精神疾病的阿伽陀藥,但是必須患者願意相信,願意學佛修行才有用。


    社會發展如果過度偏重物質的享受與功利的追求,顯示精神層面自我調適的能力就越弱,只有佛法才能真正解救人類的靈魂免於煩惱不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