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一月二十一日,也是虎尾鎮安溪里一年一度大拜拜,迎請北港媽祖遶境的日子。歲月的變遷,常讓生活的風貌產生蛻變。同樣迎請北港媽祖遶境,小孩時抱著萬分的期待,媽祖神轎經過家門口時,心靈受到強烈的感動。如今則以和尚的身份擺上香案,雖然出家,但地方習俗仍予以尊重,只是感情沒有年輕時的強烈。在工商社會中,生活充滿著競爭的壓力,迎神賽會的心情,和農村社會也有很大的不同,但對神佛尊敬的初衷,應該是維持不變。在家居士時,即與北港媽祖結緣,如今則是出家比丘,面對同樣的北港媽祖,感情流露的方式則顯得較為內歛。

    今年遶境陣頭與往年不同,去年有布袋戲團、千里眼、順風耳民藝團、布家陣獅團,今年改為鋼管秀、酷炫汽車、及撐傘嬌娃,顯然今年的陣頭走的是現代化風潮,中軍班則是安溪里特有的陣頭。安溪里縣議員蔡秋敏的丈夫黃清雨、里長蔡朝忠也陪同持頭旗的爐主走路遶境。不過,陣頭的面貌不管如何改變,對已出家的我來說,都是不增不減,沒有激情,也沒有失望,反正離不開熱鬧的景象。隔壁的堂弟林士仁仍然維持原來的熱情,準備了鞭炮陣,增加現場幾許振奮的氣氛。

我是土生土長的安溪里人,是道道地地的在地和尚,但世俗的人,還是喜歡外來和尚,所謂「外來和尚會念經」,乃因在地和尚早有平實的印象,不如外地和尚具有一種神秘感。大家對我的認知,經常停留在林記者的階段,只能透過歲月的洗禮,慢慢沖淡他們腦海中對我身份的記憶。

    小時候,看到媽祖遶境,受到萬民崇拜,非常的羨慕,尤其看到媽祖神轎從眼前經過,不禁興起莫名的衝動,默默在心中發願,來日有機會也要當神明,受萬民崇敬,當時我心中所想的竟然不是享有世間的榮華富貴。誰知數十年後,我會學佛修行,剃度出家,成為比丘。比丘的願力不再是成為忉利天的天神,而是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或其他佛國淨土。因為如果發願成為天神,雖然天神的福報壽命比人長久許多,忉利天一天等於凡間一年,而忉利天的壽命是一千歲。在民眾看起來相當長壽,在佛看起來仍是相當短暫,同時天界仍在六道輪迴之內,所以發願成為天神,並非究竟。

    在大家熱烈迎請北港媽祖遶境的日子,我想,我與媽祖相同的地方,就是都受到觀世音菩薩的引導而修行。我因為參拜台北龍山寺的觀世音菩薩,而成就了特殊的出家因緣。每次看到媽祖神像,就勾起我一段不太甜美卻感恩媽祖的回憶。        在我就讀初三以後,母親每年的秋冬必然生病,直到春天來了,才會慢慢的好起來。所以迎請媽祖遶境的日子,大概都是母親尚在病中的日子。有一年,迎北港媽祖遶境,遶境隊伍從家門前經過,我看到母親虛弱無力的身體,持香跪在地上迎接媽祖的情景,讓我深深的感動,因為我和哥哥都在讀書中,她祈求媽祖保佑她有健康的身體可以照顧小孩長大成人。

    天上聖母的左右護法千里眼與順風耳將軍,具有神通力,眼睛可以觀千里,耳朵可聽千里。如果從現實的人生來解讀,千里眼將軍,可以把它解釋,一個人做事,必須學習千里眼將軍的眼光長遠,做事思慮縝密,如此在人生的戰場,就不容易犯錯。否則如果犯的是小錯還好,如果犯的是大錯,可能一生都難以彌補所造成的缺憾;至於順風耳將軍就如同一個人應該多聽取別人的意見,並且隨順接受好的意見,這樣可以吸取別人的長處,不致大意疏忽,也不致凡事執著,甚至受到小人的蠱惑而造下惡業。

曾經在北港採訪新聞,與北港媽祖結下深厚的緣份,舊講堂三樓佛堂,有三十年前北港朝天宮贈送的媽祖神像,以及董事長郭慶文及董監事所贈送的「德澤宏施」匾額。香火旺盛,神恩廣澤四海的北港媽祖,同意接受我的供奉,讓我始終有一份濃濃的感念之情。如今我已是比丘,我常自勉,今生修行若無成就,很辜負天上聖母對我的愛護,不在朝天宮享受旺盛的人間香火,寧可來清淨我家,這是多麼難行能行。

    在俗家時,我常很驕傲的說,我很幸運,在台北,拜的是國際聞名的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回雲林,與香火旺盛的北港朝天宮天上聖母,結下深厚的因緣。實際上,在民間,天上聖母被當作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因為觀世音菩薩常化身千百億度化眾生,例如在西藏地區化身為白度母,綠度母,甚至為了降魔伏妖,而化身為大黑天,如普門品所說,眾生需要什麼身份才能得度,觀世音菩薩就會化身成各種不同的身份。而觀世音菩薩的德號名為「觀世音」,剛好媽祖也收服了千里眼與順風耳為護法,這兩位部將的神通異能,剛好與「觀世音」相應。例如龍山寺的觀世音菩薩為我的講堂取名為「虎尾安溪慧日講堂」,與普門品的「慧日破諸暗」相應,而師父上淨下心長老為我剃度時,給我三個法號,我不假思索選擇了悟耀,淨公上人開示,悟耀與慧日講堂相應。世間能相應的法,就是好的佛法,只是相應的法最好是善緣而非孽緣,善緣可以幫助我們解脫痛苦煩惱,孽緣只會造成身心更嚴重的不調和。

    以佛教來說,媽祖的成就只是在忉利天的天神,而佛教的修行,要當天神容易,依地藏經說,多禮敬地藏王菩薩的功德,即能經常往返生於三十三天,也就是忉利天。而學佛修行甚至可以超越三界二十八天,成就菩薩道,往生西方或佛國淨土。

    在台灣的民間宗教信仰,常流於狂熱,例如農曆一月至農曆三月媽祖聖誕之間,處處都是在「瘋媽祖」,熱鬧有餘,但恐怕內心更難獲得清淨,這樣對改變人生的命運沒有很大的幫助。宗教信仰,過度狂熱,常會流於迷信;可是不狂熱,信徒又會覺得無趣。但追根究底,都是一種因緣法,任何一種宗教信仰,都是緣起緣滅,誰都無法勉強誰。佛教的修行是為了讓內心更清淨,也只有讓浮動的心清淨下來,才能解脫世間的痛苦煩惱。

昨晚吳安治居士來禮佛。

上午劉林玉草居士買水果來講堂拜媽祖,舊講堂有朝天宮董事長郭慶文所贈送的媽祖神像。

感謝麥寮鄉林雷硯居士郵政劃撥供養三寶。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受理106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講堂電話(056333622

悟耀法師著作: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訂價二百元。悟耀法師人生解惑,訂價三百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