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果有一場旅展,可能吸引不少人潮的參與;如果何處有美食,可能吸引群眾不遠千里去排隊。現代科技高度發展的時代,也是特別重視物質享受的時代,但佛教的許多道場,可能都深刻感受到年輕人學習佛法的熱誠,正在逐漸消減中,這是佛教的隱憂,但也是眾生的隱憂,因為在過度追求享樂之後,煩惱必然跟著而來,廿一世紀也是精神疾病普遍增加的世紀,而清淨的佛法,正是解脫眾生痛苦煩惱的阿伽陀藥。

 

    十年前,我在光德寺受三壇大戒時,得戒和尚淨心長老就感嘆年輕人熱愛佛法熱誠逐漸減淡,許多道場維持共修的景象,也以老菩薩為多;日前去台北龍山寺參拜觀世音菩薩,許多民眾自動參加誦經的場面,固然讓我感動,但是發現都是老菩薩為多,老菩薩經歷人生的風霜,更能深刻體會佛法對人生的妙用。

 

    自從週休二日之後,對美食、旅遊的推廣,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民眾花費增多,收入增加有限,表面在享受美食、旅遊的小確幸生活,實際大都在苦中作樂,尤其人生不能稍微閃失,否則可能就額外增加一筆支出而坐困愁城;也可能因為追求美食,給健康帶來了危害。

 

站在佛法的角度去看眾生,眾生真正享受幸福生活的少,苦中作樂的人多,潛伏的生活壓力,工作壓力讓眾生精神疾病也因而增加,到處都聽到有人在為憂鬱症等疾病訴苦。所以歡樂必須適度去追求,過度反生不樂煩惱,如同夏日的天空,太陽高照的午後,隨時可能烏雲密佈,來了一場大雷雨,甚至造成雨水氾濫成災。但佛法就像悶熱的午後,下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甘霖,感覺一片清涼。

 

    當人心都在追求五欲欲樂的享受時,難免畏懼親近探詢人生真理的佛法,因為佛法強調從清淨中,去追求一種沒有負擔,沒有後遺症的真正快樂。由佛陀的開示,可以了解,追求欲樂的心越熾盛,產生的痛苦、煩惱也會越多越劇烈。只是在沒有覺悟之前,會把虛幻的欲樂假象,當作這才是人生活著的目的,是幸福的表現,甚至有人以追求享樂,當作是痛苦、煩惱的解脫;然而,就如同喝酒想要澆愁,只是讓愁更愁,飲酖又豈能止渴?

 

    生而為人,並非很容易,所以應該珍惜生命,好好照顧生命。凡夫漂流在五趣的生死洪流中,就像大海中的烏龜難以鑽入浮木的孔。

 

佛問諸比丘:「譬如大海,有一盲龜壽無量劫,百年一出其頭,海中有浮木,止有一孔,漂流海浪,隨風東西。盲龜百年一出其頭,當得遇此孔不?」阿難白言:「不能。世尊!所以者何,此盲龜若至海東,浮木隨風,或至海西、南、北,四維圍遶亦爾,不必相得。」佛告阿難:「盲龜浮木,雖復相違,或復相得,愚癡凡夫漂流五趣,暫復人身,甚難於彼。」

 

    眾生對人身難得的道理,恐怕難以相信,因而常在人生的欲望大海中迷失。        是故,佛在雜阿含經中開示:「以彼愚癡無聞凡夫不了知故,於諸五欲生樂受觸,受五欲樂;受五欲樂故,為貪使所使。苦受觸故,則生瞋恚,生瞋恚故,為恚使所使。於此二受,若集、若滅、若味、若患、若離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生不苦不樂受,為癡使所使。為樂受繫終不離,苦受所繫終不離,不苦不樂受所繫終不離。云何繫?謂為貪、恚、癡所繫,為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繫。」也就是說,凡夫執著於欲樂享受的追求,有追求就有有貪愛的煩惱產生,有貪愛的煩惱就會有產生瞋恚的心,有瞋心就會產生愚癡無明的習性出來。導致身也苦,心也苦。

 

    如果大家都執著於五欲欲樂的享受,佛法的真理,在這個社會就會逐漸的式微,沒有佛法,就像地球少了日月的光明一樣,大家只能生活在痛苦與煩惱的幽暗深淵中。

 

    佛法贊同每個人都應去追求人生的幸福,但不贊成眾生如醉如癡去追求歡樂,因為沒有寧靜的心,就無法感受人生真正的幸福歡樂。不要說娑婆世界的眾生苦多樂少,即使忉利天的天人,在天享福盡,就會五衰相現,仍得在六道中輪迴,甚至隨時可能墮入地獄受苦。娑婆世界的本質雖是苦多樂少,正因為苦多,所以有助於佛法修行,也就是佛教所說的煩惱生菩提。像長壽天、北俱盧洲只有享樂的國土,反而被列為八難之處,因為只有享樂,沒有痛苦煩惱,所以無法見聞佛法。有朝一日,歡樂業報受盡,仍得繼續輪迴受苦。

 

    佛法告訴我們,世人以追求歡樂來麻醉自己的痛苦煩惱以及空虛的心,不是一種正確的態度,應該從心的修練做起,心不起妄念,痛苦煩惱也無從滋生。世間種種相,種種痛苦煩惱,都因心的染污而生,心如清淨,妄念就少,痛苦煩惱也相對的減少,也才能獲得真正的安樂。

 

是故,我經常在想,如果民眾懂得將追求欲樂的熱情,能用一點點在學佛修行之上,人生一定更為圓滿;因為享樂是在消耗福報,學佛修行則是在增進福報,有消耗沒有充電,福報早晚要享受殆盡,福報享完,就是痛苦煩惱的開始。

 

    年輕人對佛法缺乏熱誠,應該是對佛法的誤解所致,他們可能認為學佛修行,從此人生大概就會四大皆空,每天只能青菜蘿蔔過日,無法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及生活享受。事實相反,佛法鼓勵眾生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所說戒律也不是在束縛人性的發展,而是在幫忙克制貪瞋癡的三毒猛火,三毒猛火不克制,痛苦煩惱無法獲得真正的解脫。

 

    同時一個人若是學佛修行,便可消除累世的業障,有助讓自己的才華充份發揮出來,減少人生的惡因緣,增進更多更好的善因緣;碰上任何人生的問題,都能平靜的運用智慧去化解。所以年輕人肯學佛,其實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上午林永順居士來訪,送蔬菜、米粉供養。

感謝無名氏第251次郵政劃撥供養三寶。

請富邦人壽的林天茂居士代買兩個滑鼠,實際由他贈送。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受理106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講堂電話(056333622

悟耀法師著作: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訂價二百元。悟耀法師人生解惑,訂價三百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