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的職場或親屬之間的相處,難免有「怨憎會苦」情事,彼此有怨憎,又得經常在一起工作或一起生活,要化解這種怨憎會苦,可以多念佛或多誦經,功德迴向給對方,則對方的「俱生神」,就會經常收到善的訊息,久而久之,便能化解彼此之間的怨懟。

 

    佛法所說的人生八苦,除生老病死之外,還有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及五陰熾盛苦。怨憎會是說,對不喜歡的人,卻常要見面,甚至相處,心裡自然很苦。

 

在社會上工作,每個人隨時可能遇到不喜歡的長官或同事,偏偏又要經常工作在一起。一般人面對這樣的事情,大概都難免在私下拚命的批評或辱罵長官、同事,藉此消氣,這也是人之常情,但對改善彼此的關係卻沒有幫助。

 

我從藥師經的「俱生神」領悟到了一個道理,當你面對不喜歡,又必須天天相處的長官或同事,甚至是親友,我奉勸你一句話,千萬不要再辱罵長官或同事或親友,甚至還要更進一步,每天念佛或誦經,並功德迴向長官、同事,如此必能改善你與長官或同事的關係。

 

藥師經中說:「救脫菩薩白佛:像法轉時有諸眾生為種種患之所困厄,長病羸瘦不能飲食,喉脣乾燥,見諸方暗,死相現前,父母親屬朋友知識,啼泣圍遶,然彼自身臥在本處,見琰魔使,引其神識,至于琰魔法王之前,然諸有情,有『俱生神』,隨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書之,盡持授與琰魔法王。爾時彼王,推問是人,計算所作,隨其罪福而處斷之。」

 

從這段經文的內容,大家可以了解「俱生神」就像一部錄影機,將你的一生表現,一五一十的向琰魔法王報告,不會摻雜任何的意見。

 

我們利用這個道理,既然每個人身上都有「俱生神」,那麼你對某人產生的任何念頭,某人的「俱生神」也都會收到相同的訊息,如果你對某人是讚美,他的「俱生神」表達出來的也是讚美;如果你對某人是辱罵,則他的「俱生神」也是表達辱罵。換言之,透過「俱生神」,你的善意或惡意,對方收到的訊息都很清楚,一點也不會改變。

 

所以既然你不得不長期與某長官、同事、親友在一起共事,與其私下辱罵他,不如私下念佛或誦經,然後功德迴向給他,有一天,你會發現,這個長官好像沒有那麼討厭,他好像也經常向你展露善意而親切的微笑。

 

佛法的可貴,本來就可在生活中實踐,悟耀所持的道理是否可信?試一試,就能獲得印証。此外,我們與某位長官相處的緣份欠佳,又要回歸因緣與因果的問題,因而如能虔誠為長官念佛或誦經,正可消除二人之間的緣淺業重,增進彼此的友善。業障一消,說不定長官還會提拔你呢!

 

比丘日記之一:素食何以取葷名?

    我們所吃的素食,何以常取葷食的名稱?恐怕有不少人會在心裡這麼發問,甚至可能有人會對素食的人冷嘲熱諷,表面在吃素,實際卻還想著葷食。回答這個問題,套一句道德經的話,道本無名,強名為道;素食滋味本無名,強名為葷食之名,以利點菜或購買素食材料。

 

    素食的食譜,沒有統一的名稱,為了方便購買其口味,不得不取葷食的名稱,否則難以點菜,也難以表達自己所喜歡的口味是什麼?在素食食譜統一名稱發展出來之前,恐怕素食還是會以葷食來取名,這是為了點菜、買菜的方便,是很不得已的作法。

 

    其實,時代進步,素食人口更多,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口味,鼓勵大家多吃素,有很多素食的食譜幾乎都是擬葷化,素食材料也不斷有新的研發。如龍蝦、生魚片、肉片、當歸羊肉、油桂雞等。其實,真正的素食,應該是指大自然所產的食物,也就是傳統所謂青菜豆腐、醬菜醬瓜之類。素食的口味日新月異,若是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價位有時比葷食還要昂貴。

   

   試問素食如不取葷名,而素食界又未能為素食菜肴訂定統一的名稱,如果你要點菜怎麼叫法?對某些人來說,他們會諒解素食取葷名是不得已的作法,但對某些人來說,他們難免譏諷吃素吃得不夠清淨,口裡吃素,心裡惦記著葷食。是故,吃素但求心安理得,對素食的名稱以葷食為名,或外界的觀感如何,實在無從計較。

 

大家更應警惕的是,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喜愛,有不肖業者為了讓口味更接近葷食,就在素食材料中加入魚肉的原料,實在缺乏商業道德。就像有些業者標榜賣的是有機蔬菜,但實際賣的卻未必是有機蔬菜。違背商業道德,賺黑心錢,將來都會有因果報應,所以業者千萬不要自視聰明絕倫,果報現前時,恐怕難以承擔得起。

 

上午紀錦義居士、吳安治居士來禮佛,吳安治居士供養三寶。

高銀河、高李秀戀夫婦目前都住在台北,上午收到高李秀戀居士寄來龍眼乾供養。

下午林士珍居士送玉米供養。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受理106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講堂電話(056333622

悟耀法師著作: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訂價二百元。悟耀法師人生解惑,訂價三百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