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台灣的經濟發展情況不錯,街頭巷尾及夜市、玉市,經常看到有人擺攤販賣茶壺。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購買幾支,或觀賞,或使用。中國人喜歡泡茶,壺又與福同音,不管獨自寧靜泡茶,或與家人、友人聊天泡茶,生活上有一種小確幸的感覺,很多人以藏壺、養壺為樂。

 

    但隨著台灣過度政治化的發展,經濟逐漸衰退,加上美食、旅遊風氣興起,玩壺,玩藝術品的風潮又逐漸消退,如今不僅大街小巷看不到擺攤販賣茶壺或藝術品,許多藝品店、古董店也都紛紛關門大吉。

 

    茶壺有多種的功能,有人用來泡茶,覺得賞心樂事;有人用來觀賞,自得其樂;有人用來投資,因而偏向收藏名壺,但也有人不懂壺而吃虧上當。

 

    在未出家之前,雖然只是薪水階級,但有時也很瘋狂,當時的中國時報,年終獎金還算不錯,曾經做了兩件有點瘋狂的事情。有一年,領了年終獎金,在斗六一家佛具店,一個晚上買了二十幾尊的神像,裝滿了一車;又有一年,因認識一位在虎尾夜市販賣台灣茶壺的攤商,知道他的住家在虎尾隔壁的西螺,不到七公里,經常開車去他家裡搜尋他的進貨,每次都挑選了幾十支,沒有多少天,就將年終獎金花完。不過,當時只是基於衝動,因為現代神像和模子製作的台灣茶壺,都不太可能大幅增值。當時喜愛的是,每支茶壺有不同的造型,倒也賞心悅目。

 

現代社會,大家生活的步調比較忙碌緊張,所以可以將「福」轉為「壼」,不妨忙裡偷閒,泡一壺好茶,自己慢慢品嚐,或與家人、三兩朋友分享,讓甘醇的茶香,幫助去除疲勞與煩惱,幫助澄心靜慮,無憂自在,享受當下的恬靜與幸福。

 

    一壺茗茶,是與家人、朋友之間心靈往來最好的媒介,可以把塵世的煩囂暫時拋在一邊。尤其「壼」的本身,就是一種美,是一種藝術的表現,一把好壼,可以實用,也可以把玩觀賞。這一生覺得自己最大的福報是,常泡茶請人喝,但也常接到人家贈茶的美意,所以此生不需自己花錢去買茶葉。但在俗家時,則買過不少的壺。壼可以用金錢買,福就無法用金錢買,只有清心自在的人,才能真正的享福。

 

   生活上,大家喜歡茶壺的美麗造型,所以有所謂的「百壼圖」,既是收藏投資的標的,也隱喻人生擁有百福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彰化縣和美鎮的書法家黃老居曾經送我「百福」書法墨寶,我特別把它裝裱後懸掛。人生要盡量學會放下、自在,否則無法穩穩抓住稍縱即逝的幸福。

 

人生更不用這一「壼」,看那一「壼」,否則永遠不會滿足,不能自我滿足的人,不可能擁有真正的幸福。

 

    我們批評不懂知足的人是「人在福中不知福」,我們也常勉勵人家要知足,所以「平安即是福」。講堂過去曾印「福旺自在」的春聯送給蓮友,今天我則祝福大家都能知福惜福,並能擁有更多的幸福,擁有更多的福報,生活獲得平安喜樂。

 

今晚八時念佛會,歡迎參加共修,抓住幸福。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受理107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

講堂電話:05-6333622

電子信箱:uxhfmj@yahoo.com.tw

講堂地址:雲林縣虎尾鎮安溪里104-8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