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業都有它的心聲,和尚也不例外。在整理部落格所發表的文章中,10031日發表「星雲法師『弱者!你的名字是和尚」讀後感,以及10032日發表「和尚!你的名字是寂靜」,在某一種程度上,也代表了和尚的心聲。是故,今日再度一字不改的披露,讓大家重溫和尚的心聲。相隔六年多,重新披露此文,我可以辦到一字不改,也証明當時在下筆時,理智的思量,多於情緒的宣洩,文章千古事,只有圓融中道,才能可長可久。

 

星雲法師「弱者!你的名字是和尚」讀後感  釋悟耀  100.03.01

 

佛光山星雲法師在聯合報的民意論壇寫了一篇文章「弱者!你的名字叫和尚」,為了這篇文章,不知是聯合報特別重視,還是佛光山特別買了廣告,在報頭下,特別強調A15版有星雲法師的專文,因而也引起我閱讀的注意。這篇文章的頭銜是用「南華大學創辦人」卻非「佛光山創建人」,不知是否另有含意?

 

   星雲法師創建了佛光山,同時在世界各國建立道場,推廣佛法,他的成就,應是人人有目共睹,但也因而給他帶來一些毀謗,所謂毀謗大概是批評星雲法師為政治和尚。星雲法師忍受了一輩子人家對他政治和尚的批評,終於因為陳雲林的訪問佛光山,使星雲法師更加有感而發,寫了這篇「弱者!你的名字是和尚」,吐露多年來,他忍辱不少對他過當的批評或嘲諷。如果就一位法師來說,在佛教界閱歷甚廣且深的星雲法師,所使用這篇文章的標題,的確很新潮,也很讓人訝異,可見他的感慨之深。

    不過,依我的見解,這篇文章最多只能讓人知道,原來星雲法師與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早就有往來的交情,至於要澄清他是不是政治和尚,或杜絕某些人對星雲法師語言的奚落,恐怕發揮不了作用,甚至可能還加強了某些人對他的執著看法:「我說的果然沒錯」。因為會用這種語言來奚落星雲法師,乃是出於根深蒂固的潛在意識,不是一時半刻,可以跟他說明清楚。就像我到監獄弘法,也有受刑人問我星雲法師是不是政治和尚?

    我與星雲法師沒有任何的關係,佛光山的一些作為,我有贊同且值得學習的地方;但也有我不贊同的地方,這是宗教界很自然的事情。但是我也不願意有人批評星雲法師是政治和尚。所以我跟受刑人講,任何一個宗教界的人士,都會和政府發生或多或少的關係,尤其早期的政府,是強人統治的政府,更不容許宗教界與政府劃清界線,否則想要弘揚佛法,可能會面臨不少的障礙,因為早年集會結社,可沒有現在自由,所以想要弘揚佛法,當然最好和政府保持友善的關係。在世界任何國家建立大道場,莫不如此,不可能不與政府官員或政治人物往來。換言之,政治不可能脫離宗教,宗教也未必能脫離政治。所以對一個人的批評,最好不要道聽途說,以免無端多造口業。

    星雲法師會以「弱者!你的名字是和尚」來做題目,我可以體會他長久聽到大家以政治和尚在背後奚落他,終於藉著陳雲林到佛光山訪問,而表露了自己的心聲。不過,身為和尚,我想是無關強弱,像我這種小和尚,大概不會有人笑我是政治和尚,就算有人笑我是政治和尚,也只能嬉罵由他,因為嘴巴在他的身上,筆在他的手裡,我根本無法阻止。我在部落格中,藉由各種政治、生活等問題而談佛法,等到我真的出名了,不可能人人都給我讚嘆,還是會有些人嘲笑我是個政治和尚。實際上,我的一生,由於從事新聞工作,與政治有深厚的關係,但卻又最能保持適當距離的人,所以不了解我的人,笑我是個政治和尚,我為什麼要跟他計較;了解我的人,還會笑我是政治和尚,那一定是他對我有某些地方的不滿意,如果我根他計較,就和他一般見識,我又如何有能力來幫助眾生解脫煩惱與迷惑?其實,政治和宗教一樣,很容易會活在個人的意識型態中,如果事事要計較清楚,不但說不清楚,甚至變得更複雜。像星雲法師有感而發寫了這篇文章,結果不想可知,原本敬重星雲法師的人,只會更加的敬重他,甚至感情上帶有幾分的不忍不捨;原本對他有意見的人,照樣還是會對他有意見。因為這不是關乎和尚是強者或弱者,在乎因緣,在乎心的清濁修為,心如猿猴,一個人對自己的心都未必能調伏,更何況要去調伏別人的心,相信難度更高。

今年春節,佛光山星雲法師題字的春聯是「巧智慧心」,我的見解則是智慧不宜巧,反而是越拙越好,因為巧了,智慧就難以沈潛,煩惱只會更多。就好像是一桶水,要讓它澄清,最好不要常用手去攪動它,智慧也一樣,巧固然有助機靈應變,體貼人心,但拙更能讓智慧清明,進退圓融。

    我舉這樣一個例子,不是用來凸顯我比星雲法師高明,而是說明即使一句春聯,見解都會不一樣,星雲法師何必去在乎那些原本就對他有意見的人,相信佛光山在佛法推廣的成就,還是會有很多人給予肯定。

 

和尚!你的名字是寂靜  釋悟耀  100.03.02

 

    今天在報紙上看到警察查獲買春的人,竟是仁波切;今天也在佛教台看到一位教人持咒的法師,雖然他的口裡念著純熟的咒語,但眼睛卻四處張望,以這樣浮動的表情,我不相信他的咒語有何法力或功德力,持咒人應該神情相當的莊嚴內斂,眼神不應該飄忽。一個是不守戒律,一個是自以為大師。其實,和尚!你的名字是寂靜,耐得住寂靜的人,不一定代表修行好;但耐不住寂靜的人,說他修行會好,我也不相信。身為和尚,必須學會啜飲寂寞的汁液,但心卻無孤單的感覺。

 

    在現代社會,大師或菩薩都是一種尊稱,不代表有特別的含意。例如像我這種修行淺薄的人,有人也常會叫我大師,可是我聽到大師,不是高興而是慚愧,我更沒有資格學印光大師做一個「常慚愧僧」,一個人常慚愧自己不如人,這需要多大的修養。我在俗家時,因為學會算紫微斗數,所以有些人老早開始叫我大師,可是我真的不習慣這個稱呼,偏偏有人誤以為我喜歡;現在成為和尚,叫我大師的機會更多。其實,以我個人的觀點,隨便稱呼一個人為大師,缺乏尊敬的成份,最多只是表達客氣而已。

 

    所以現代社會語言的使用都要很精準才行,才不會像嘉義大學外文系兩位教授為了一句「CHILDSH」的英文,一方認為有侮辱他幼稚的意思而對簿公堂。為人師表,為如此小事而對簿公堂,實在是一種錯誤的示範。我想,同事之間就是處不來,有那麼嚴重到對簿公堂嗎?

 

    如果要精準一點的解釋,同樣的,「高僧」和「名僧」應該是有分別的,高僧未必出名,但名僧未必就有修行的成就。可是很多人習慣找「名僧」,做名僧的徒弟,或聽名僧講經說法,但高僧如果未出名,講經說法未必有人聽,所以現在的群眾似乎連依止學習的法師都不知如何去尋找,有的甚至只知道四處奔波捧場名僧的演講會或法會,像這樣學佛多年,恐怕不見得有所得。

 

一個充滿淺碟文化的社會,大家都從表象去崇拜所謂大師,而不是從內心的修為去找值得尊敬的人學習,以致大師這個稱呼幾乎成為廉價品。所以常見少數可以擁有頻道講經說法的人,不是一副儼然高僧的模樣,就是講經說法時,神采飛揚,洋洋自得,其實有修為的法師應該不是這樣,莊嚴而不失呆板,活潑而不失輕佻。

 

    所以身為比丘,是不能害怕寂寞,人在獨處時,智慧更能像一泓清水一樣流露。如果一個人依照實修而成為仁波切,不管出家或在家,怎麼還會去買春?即使辯解為了了解當地的文化都不應該。一位有實修的仁波切,何必了解這些低俗的文化呢?佛遺教經開示:「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缺。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可見嚴守淨戒的重要。

 

    佛遺教經還開示:「汝等比丘!欲求寂靜無為安樂,當離憒鬧,獨處閒居。靜處之人,帝釋諸天所共敬重,是故當捨己眾他眾,空閒獨處,思滅苦本。若樂眾者,則受眾惱。

 

    人在寂靜中,智慧才會更清明。所以,我不會說,弱者!你的名字是和尚。反而我會說:「和尚!你的名字是寂靜。」佛遺教經不是說「若樂眾者,則受眾惱。」若星雲法師不公開動員佛光山的僧眾迎接陳雲林,就不會有人在背後揶揄或奚落,若覺得動員僧眾迎接是一種「情義人生」的宣示,那根本不用理會背後有人揶揄或奚落。所以佛遺教經中,經常可以解釋印証世俗的觀點。

 

    同樣是今天的新聞,藝術家,也是修行者的奚淞居士,他寂靜自處,用他澎湃豐富的心靈,一筆一畫,白描觀世音菩薩慈悲柔和的身影,他用這樣的方法,在母親的病房,走過人生的幽谷;也用純熟的毛筆,傳達他走過人生的喜悅。或許長期的寂靜獨處,所以他的神情是那麼的質樸自在。

 

即使是藝術的創造者,他的爆發力,都難免需要寂靜的薰陶牽引,何況和尚的修行,豈能不經寂靜的淬練而提昇心靈的莊嚴自在呢?

 

※ 今晚八時念佛會,歡迎參加共修,消業增福慧。

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講堂電話(056333622

悟耀法師著作: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訂價二百元。悟耀法師人生解惑,訂價三百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