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樓佛堂

樟樹上的長尾鳥

雨中觀音

避雷針上長尾鳥

雨後觀音

一朵日日春

講堂前的樟樹

斑鳩

電線上的九官鳥  

   天空才放晴兩三天,今天早晨又下雨了。雨過,講堂前的樟樹更顯生機盎然,不斷傳來悠揚或清脆的鳥叫,長尾鳥、白頭翁在我的眼前跳來跳去,穿梭在樟樹之間,有時好像又故意擺姿勢給我拍照,用寧靜的心,傾聽大自然的天籟,也是一種快樂的享受,甚至給人帶來輕安的感覺。

   人生的得失難論,有時從某一個角度去看是得,但從某一個角度去看卻是失。就以講堂前的樟樹來說,本來枝葉茂密,明知樹上棲息不少小鳥,視線常被樹葉遮住,照相機更難拍攝。經過蘇迪勒颱風,樟樹被掃斷了不少枝葉,加上颱風過後,落葉加快掉落,樹木更顯得稀疏,幸虧又馬上長出新綠,所以樟樹仍能維持其生氣。但發現有一個好處,就是在樟樹上棲息的小鳥,包括長尾鳥、斑鳩、九官鳥、白頭翁、麻雀等都很容易發現牠們的芳蹤。有時我在講堂的櫃台前寫部落格、臉書,或研讀佛經,牠們的叫聲,就像樂章一樣為我伴奏。因此,即使講堂沒有訪客時,也不會顯得孤單寂寞。

   我看到樟樹上的小鳥,在樹枝之間穿梭覓食,或到廣場散步,常能感受牠們的自由自在,無憂無慮。若人的生活,也能學習小鳥的簡單知足,相信也會得到某種程度的快樂。

   然而,這種大自然的天籟,若要傾聽,必須用一顆寧靜的心,否則無法體會其細微的喜悅與輕安。人類與鳥類可以共處的環境,也會呈現一種活潑而又和諧的氣氛,成為生活的一種享受。

   現在已經進入秋天,否則在盛夏之時,不僅有鳥類的叫聲,也混雜著鳴唱不休的蟬聲,成為大自然的交響樂。然而,若非有寧靜的心,鳥聲、蟬聲,可能會被人覺得聒噪,擾亂心神的安寧,無暇去體會其中的美妙。

   上午,天空進入幽暗,雨也不斷的下。就如同人生的旅程,不可能沒有風雨,但只要有所準備,風雨過後,迎接而來的可能就是一個亮麗的明天;如果沒有任何的準備,風雨可能造成災害,可能令人厭惡煩躁。但風雨也滋潤了草木萬物,帶來了無限的生機。所以一個有悟性的人,虫鳴鳥叫,颳風下雨,無不是佛法,都可以給我們帶來啟發。即使一朵含著雨露的日日春,它的旺盛生命力,都會給我們的內心帶來振奮。

   人的一生,也常和小鳥一樣,必須經得起風雨的考驗,才能堅強的茁壯成長。講堂興建時,鷹架搭到四樓的高度,兩隻斑鳩就在鷹架的走道上築巢生蛋孵蛋,牠們輪流守候,工人從旁走過,從來沒有受驚嚇而飛走,這種無懼的精神,連建築工人都嘖嘖稱奇。這一幕,曾經讓我受到無比的感動,也深刻的印在我的腦海中。

   我常想,人與人之間,能不能像鳥一樣,彼此多一點相知,少一點誤解,如此,便能如心經所說,「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若能這樣,相信有助洗滌世間的塵埃,解脫痛苦煩惱,讓身心獲得真正的清靜自在。

眾生都很害怕孤單,其實,看你用什麼心態來面對,有時孤單是一種美感,有時熱鬧反而成為人生最大的難耐。

就以講堂上的避雷針來說,常有小鳥停留在避雷針的最頂端,外表看起來牠好像顯得孤獨,但因為站在最高處,視野也相對變得開闊,讓牠們覺得自己更貼近藍天白雲。

佛法離不開生活,當我們的人生碰上迷航時,可以導引我們正確的方向,所以學佛修行,必須學會如何轉念,學習適應各種環境的變化,若是轉念轉得好,轉得巧,不論碰上任何的麻煩,都會給我們帶來堅定的信心,以及無畏的勇氣。

一沙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何況是一棵樟樹,樟樹中又有穿梭期間的鳥類,若是稍微用心,給我們人生的啟發更多,正如經中所言:「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法輪。」

    昨日念佛會,陳麗枝居士轉送其母親吳秋夏老菩薩供養三寶,以慶祝地藏王菩薩聖誕。王薇焮居士送素肉鬆、紫菜供養。

    上午,林永順居士來訪。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訂於農曆七月三十日星期六晚上八時舉行慶祝地藏王菩薩聖誕法會,歡迎參加,同霑法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登記有案的合法佛寺,但講堂沒有做法會、經懺、牌位等固定的收入,請大家用不同的方式發心護持贊助。包括小額捐款、點光明燈,(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則點一生光明燈)、請購書籍「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定價200元(悟耀法師未出家前著作)。「悟耀法師人生解惑」,定價300元,彩色印刷(出家後著作)。敬請大家發心贊助護持,確保法輪常轉,功德無量。請郵政劃撥22690234帳號,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講堂電話:05-63336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