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佛修行貴在一心向佛,貴在向大悲大智大勇的佛學習,所以出家在家修行都應隨緣自在,心淨即國土淨。

    上午紀錦義居士、吳安治居士來禮佛,後來莊興業居士也來禮佛,他說今天想要來的原因,是因為最近的夢中,出現了我的身影。我問他最近都親近那些善知識,他說常回埔里故鄉,親近正覺精舍、圓通寺,這兩座佛寺都是上果下清律師擔任住持,我讚嘆他能親近善知識,果清律師嚴持淨戒,在佛教界頗受敬重。不像我,半路出家,連戒條都沒有背熟,就擔任住持。雖然如此,但自信自己可以做到「無戒而戒」,就好像一個人天生就會知道什麼是好事,什麼是壞事,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並非因為法律有規定,而是自然而然,與生俱來就知道應該遵守的道德法律。

    莊居士從服務的虎尾高中圖書館退休後,嚮往出家生活,無奈機緣不成熟,有家庭的障礙,他曾經來向我請教出家的機緣,我代替他請示觀世音菩薩,說他的出家機緣還未成熟,重要的是先讓家人安心。

    莊居士雖然未出家,但所過的生活可能比一些出家人還要單純,所以他有很多時間可以深入經藏,但深入經藏也要有智慧,若是悟不透,身心反而會受到束縛。

    在台灣,主要都是修持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以行菩薩道為重,六度萬行,但莊居士說他也研讀四阿含,我說這樣很好,四阿含是小乘佛法的精髓,最接近佛法的原意,也是大乘佛法的修行基礎,如同興建房子,先要打好地基,這樣房子才能建得堅固耐用。

    此外,我也提醒莊居士,學佛修行最好能夠一門深入,選擇自己可以相應相契的法門精進用功,不要什麼都學,這樣對修持未必有幫助,若是連自己適合學習什麼法門,都茫然沒有頭緒,這樣代表對佛法的了解還不夠融會貫通。最好每個人都應一門深入,再兼而通學,一門真能深入,當知與其他法門的精神必能相應。

    在家修行也沒有什麼不好,維摩詰經的維摩詰居士就很不簡單,經言:「毘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植善本,得無生忍。辯才無礙,遊戲神通,逮諸總持,獲無所畏。」「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

   是故,若出家因緣尚未成熟,可以學習維摩詰居士的梵行,連佛、大菩薩、大阿羅漢等都加以讚歎、敬重。 

    維摩詰經佛國品第一,寶積菩薩請求佛陀開示諸菩薩淨土之行,佛言:「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舍利弗當時心中就有疑問,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但觀看娑婆世界的不清淨,到底是世尊在身為菩薩時的意念不清淨,還是佛土本就不清淨?

    佛有神通力,知道舍利弗內心在想什麼,就告訴舍利弗:「於意云何,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不見。」舍利弗回答說:「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於是佛陀告訴舍利弗:「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不見。」原來娑婆世界並非眾生所想像,是一個穢土世界,乃因眾生的心不清淨,才會感覺娑婆世界不夠清淨。

然而,佛陀對舍利弗的開示,仍無法讓舍利弗完全明白體會,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此時佛陀要舍利弗好好的看明白,這樣的佛土是否清淨?舍利弗這才表示:「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

    我們可以用舍利弗的疑惑,來解答在世間修行佛法,不管是出家在家,只要嚴持淨戒,心中清淨,國土即清淨,當下即是佛國淨土。這樣的修持,比起身雖出家,心卻仍在家更為殊勝

    是故佛對舍利弗言:「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

    引伸佛所說的道理,我們所生存的五濁惡世,乃是自己的心濁,所以才會覺得這個世界是污濁的。再引伸這個道理,世間的煩惱病苦都是空相,會有煩惱病苦也是自己的心所造成,所以一個人的心很重要,不管你是入世為人群服務奉獻,或是出世度化眾生,心的清淨都很重要。學佛不是只為了求佛保佑發財,保佑平安健康,保佑升官如意,最重要的是修心,讓自己浮動的心,安定下來;讓自己污濁的心,沈澱下來,如此不論碰上任何事情,處於任何地方,才能隨緣自在,才能心淨常樂。

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講堂電話(056333622

  •  

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