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的天空灰暗,講堂的上空則有不同的雲景,每次看到講堂上空祥雲普照的景象,悟耀就確信諸佛菩薩常住在此,因而充滿吉祥的現象,也讓現代化建築的講堂,更顯得柔和親切。人生有夢最美,悟耀每次看到祥雲普照的景象,不顧自己只是個沒有知名度的小和尚,當願興建理想大道場的心願,駕駛大慈航,廣度眾生。

 

    出家即擔任自己所創建的合法佛寺住持,但十一年來,法緣沒有很興盛,平穩中前進,雖然自知只是個小和尚,但興建理想大道場的心願,始終沒有放棄。

 

    世俗的人生,六十五歲大概就要從職場退休下來,好好的安享餘生。今年虛歲六十七的悟耀,自覺比八十歲才逢貴人的姜子牙還年輕許多,在學佛修行的道路上,仍然覺得有夢最美,這個美夢也不是現在才有,從悟耀有能力興建小道場,就立志有能力,再建設一座有特色,可長可久,可作為典範的大道場,讓未來海峽兩岸的眾生,都能來此解脫煩惱,獲得安樂。好比開船,悟耀現在駕駛的只是一艘小船,搭載眾生有限,興建大道場,就像駕駛一艘大船,可以度化更多的眾生。

 

    悟耀心目中的理想大道場,不一定指面積特別廣大,但活動的空間,可以比現在的小講堂大幾十倍或上百倍;未必要有金碧輝煌的建築,但也不失典雅清靜,來這裡禮佛的眾生不是動員而來,也不是為了玩樂而來,而是自動自發,為了欣慕人間淨土而來。來此眾生,願意自行在樹下念佛、禪坐,經行或願聆聽我這個老和尚的佛法開示,都悉聽尊便,重要的是讓自己的心不受束縛,得以自由自在的開展。

 

    台灣的宗教活動,有的相當壯大,但都需要全力動員,所以宗教活動失去了教化的意義,而流於世俗的表演或應酬,這樣的大型宗教活動,舉辦的再多,對眾生沒有多大的幫助,只是參加一次熱鬧的聚會而已,沒有辦法幫助眾生解脫煩惱,即使參加再多場,對身心的安住也不會有幫助。

 

    如果興建一座理想的大道場,悟耀不會離開雲林縣,甚至不會離開虎尾鎮,甚至不會離開安溪里。觀世音菩薩為講堂取名,特別強調慧日講堂必須加上「虎尾安溪」,觀世音菩薩何以不強調雲林虎尾,顯然觀世音菩薩的用意已經相當的清楚,悟耀的因緣就在虎尾鎮的安溪里。

 

    雲林縣位處台灣中間地區,按照風水輪流轉的道理,總有一天會成為台灣重要的城市,而虎尾正是雲林縣的中心地帶,而安溪里則是虎尾的中心地帶。如果觀世音菩薩只是單純要和台北慧日講堂有所區別,可以取名雲林或虎尾慧日講堂,不必特別強調虎尾安溪,所以講堂向雲林縣政府辦理的佛寺登記,比一般佛寺只有三字或四字命名,來得更長,登記在案的佛寺名稱是為「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是故,悟耀常想,如果只是為了興建目前所住持,影響力有限的小道場,相信諸佛菩薩不需要如此用心良苦來度化悟耀從繁華的新聞界,轉入寧靜的修行世界,更從在家修行提昇為出家修行,其中在家十年,出家十一年,合計修行已經達二十一年,這條修行的道路,可以說很漫長,也很艱辛。所以在悟耀的心目中,是先建一座登記有案的小道場,再發展成一處可留歷史典範的大道場,至於心願是否能完成,就要看悟耀先天與後天的福德因緣如何,是不可能去強求,但也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美夢及理想。

 

    有人告訴悟耀,想要有幾十甲的大道場,就要往偏遠的山上發展,土地才便宜。問題是講堂建在深山,有人會去聽我講經說法嗎?何況山上建道場,難免違建,虎尾安溪慧日講堂規模雖小,但從籌建開始,就以興建合法的道場進行。既然觀世音菩薩為悟耀所住持的佛寺,取名為講堂,用意非常清楚,就是我出家修行的任務,因緣成熟,必須講經說法,續佛慧命。講堂通常不會建在深山中,深山建的大都是清淨的大佛寺。

 

    楞嚴經:「十方如來,同一道心,出離生死,皆以直心。」直心是菩薩淨土,直心是萬行的根本。直心就是道場。

 

    悟耀深知,自度度人有三種力量,一是諸佛威神之力,二是修行的定力,三是自己本有的功德力。這三種威德之力必須具足,悟耀的心願才能達成。

 

    美夢能兌現固然最好,就是不能兌現,人生還是應該安守本份,不能為了興建大道場,而失去了自己的菩提道心。所謂命中該得終須得,命中無緣勿強求。身為比丘,有夢最美,但也沒有必要為了理想,經常自尋煩惱。

 

上午王繡美居士送菜瓜供養。

上午吳安治居士來禮佛,供養三寶。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繼續受理108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合法登記的佛寺,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

講堂電話:05-6333622

電子信箱:uxhfmj@yahoo.com.tw

講堂地址:雲林縣虎尾鎮安溪里104-8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