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安溪慧日講堂上空的雲彩之一

紫花莊嚴觀世音菩薩

講堂上空

講堂上空之一

講堂上空之二

講堂上空之四

電線上的小鳥

講堂上空之三  

   紀錦義居士、吳安治居士上午先後來禮佛,在此不惑之年,共同的感覺是道德感的衰退,廉恥觀念缺乏,有時不免興起復古的懷念,當年生活純樸而又自在。而今物質文明興盛的社會,帶來的只是身體感官的享受及滿足,相對的精神機能則不斷明顯退化,因而難免痛苦煩惱無端增加。一個人的一生,若是失去了道德的社會價值,不管他的事業多麼成功,在我的感覺都是失敗的,因為佛法強調因果,若失去道德,所造之業,必然惡多於善,果報只是遲早而已,毀譽難論。

   紀老師打開手機,調出一張下載網路的街頭像片,有幾位女性的背面,其中有一位穿著薄紗似的衣服,可以清楚看到她所穿的黑色內衣。也許有人覺得這樣的女性很前衛,但是如此暴露自己的身體,也容易引來色狼或其他非份之想,如果因而發生不幸,應該怪誰?女性不能只顧吸引別人的目光,不懂得尊重自己,豈能獲得別人的對等尊重?末法時代對這種前衛的女性穿著雖不以為然,但也只適合在心中感嘆,否則還可能引來一陣年紀老大,觀念落伍的訕笑。  

   阿含經有這麼一段典故:

   一時,佛在舍衛國衹樹給孤獨園。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衹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說偈問佛:「退落墮負處,云何而得知?唯願世尊說,云何負處門?」白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會毀滅敗亡,是如何而得知?請世尊說明造成一個人毀滅敗亡的原因。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勝處易得知,負處知亦易;樂法為勝處,毀法為負處。愛樂惡知識,不愛善知識;善友生怨結,是名墮負門。愛樂不善人,善人反憎惡;欲惡不欲善,是名負處門。斗秤以欺人,是名墮負門。博弈耽嗜酒,遊輕著女色,費喪於財物,是名墮負門。女人不自守,捨主隨他行;男子心放蕩,捨妻隨外色;如是為家者,斯皆墮負門。老婦得少夫,心常懷嫉妒,懷嫉臥不安,是則墮負門;老夫得少婦,墮負處亦然。常樂著睡眠,知識同遊戲,怠墯好瞋恨,斯皆墮負門。多財結朋友,酒食奢不節,多費喪財物,斯皆墮負門。少財多貪愛,生於剎利心;常求為亡者,是則墮負門。求珠璫瓔珞,革屣履傘蓋;莊嚴自慳惜,是則墮負門。受他豐美食,自慳惜其財。食他不反報,是則墮負門。沙門、婆羅門,次第行乞食,呵責不欲施,是則墮負門。若父母年老,不及時奉養;有財而不施,是則墮負門。於父母兄弟,搥打而罵辱,無有尊卑序,是則墮負門。佛及弟子眾,在家與出家,毀呰不恭敬,是則墮負門。實非阿羅漢,羅漢過自稱,是則世間賊,墮於負處門。此世間負處,我知見故說,猶如險怖道,慧者當遠避。」 

   佛的這段開示,並不艱澀,容易了解,主要內容與我國傳統的四維八德有近似之處,可見道德的要求,是不分國家與個人,不分時間與空間,不論生在何時,處於何地,道德的標準是一致的。一個人如果凡事都不講道德,都不能仁民愛物,就是一種心靈的墮落,也是道德的淪喪,最後必將招來毀滅敗亡。

   我常在一個人鼎盛時期,可以預言其將毀滅敗亡,並非因為有神通力,而是有超然客觀的道德標準來做觀察衡量。當一個人對名利過當的追求,對公益善事嗤之以鼻時,此人大概離毀滅敗亡不遠。當一個人貪財好色,變本加厲,不顧人倫道德,也就是離毀滅敗亡不遠。以此類推觀察,只要心中清淨客觀,沒有不準的道理。

在物質文明高漲的社會,精神的空虛反而更嚴重,偏偏人類最需要的道德,又常被拋棄在一旁,整個社會儼然是一個充滿詐騙集團的社會,是歷史上所難得一見的怪異現象,偏偏大家好像都已經麻木,沒有特別的感覺。

   心靈的改革如此重要,但是在高位者不重視,有影響力的人也不重視,大家在五濁惡世中生活,似乎習慣了濁水,有沒有清水,根本不在乎,直到痛苦煩惱不斷的產生,才知道事態的嚴重,但恐怕已經吃足了苦頭。

   從網路上,就可以了解人心之所向,談一些風花雪月的東西,談一些吃喝玩樂的事情,談一些男女之間的情欲關係,很容易就有上千人或上萬人點閱;但是有關道德文章,佛法的真理,大家則漠不關心,不加理會,直到痛苦煩惱加身,才可能體會佛法是解脫痛苦煩惱的良藥。

   佛遺教經:「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佛門修行,講究持戒工夫,就是為了規範主宰五根的心,如牧童牧牛,必須執杖視之,不令牛犯人苗稼;也如惡馬,如不以轡制,將當牽人墜於阬埳。是故,落實心靈的改革才是救世良藥,偏偏大家不太關心心靈改革,反而熱衷名利及物欲享受的追求,以致痛苦煩惱纏身。心靈的改革若不及時,令人擔心未來的社會問題會越來越多,且越為嚴重。

    王繡美居士送甜玉米供養。

    吳安治居士供養三寶。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登記有案的合法佛寺,但講堂沒有做法會、經懺、牌位等固定的收入,請大家用不同的方式發心護持贊助。包括小額捐款、點光明燈,(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則點一生光明燈)、請購書籍「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定價200元(悟耀法師未出家前著作)。「悟耀法師人生解惑」,定價300元,彩色印刷(出家後著作)。敬請大家發心贊助護持,確保法輪常轉,功德無量。請郵政劃撥22690234帳號,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講堂電話:05-63336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