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念佛會,蓮友供養鮮花

維摩詰居士

黃昏講堂

下午觀世音菩薩

自在沙彌  

   人生難免有八苦,其中,病苦更是眾生所難以承受的折磨。若從佛法的角度來看,病苦不僅是人生最嚴酷的磨練,同時探病更是佛法的一門學問,只有身歷其境,才能更深入貼切的感受。佛探望病比丘,文殊菩薩探望示現疾病的維摩詰居士,在在說明佛法的慈悲與智慧,具足圓滿。

   上午在陽光下研讀增一阿含經,天空晴朗,好像霾害已經遠離,天空不再是灰濛濛,因而陽光顯得充滿活力,晒起來特別覺得溫暖。九點四十分許,吳安治居士來禮佛。在泡茶時,我告訴吳居士,研讀佛經最好研讀原典,否則如果照著高僧、居士大德所講解的佛法去參研,可能只從一個角度見解佛法,但佛所說的佛法,具足圓滿,從其他的角度來解讀,也都可能行得通,但每人領悟的智慧不一樣,所以前人的見解只供參考,若是研讀原典,有機會領悟到另一個角度或另一個層面的真理,不致於跟著人云亦云。就像一個禪師開悟的方法,你只能做為參考,如果你依樣畫葫蘆,保証無法開悟,有能力開悟的人,都必須走出自己新的道路,若是跟著前人走,就少了悟字的工夫。

   佛法常將探病當作是一門生活的學問。增一阿含經有一部經是佛探望病比丘的典故。大意是說佛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均頭尊者生病,病情日益嚴重,心裡感覺好像佛等似乎把它遺棄。佛有天耳通,知道均頭尊者在想什麼,於是帶領比丘們去給均頭尊者探病。佛在噓寒問暖之後,問病比丘:「汝今堪與吾說七覺意乎?」七覺意是三十七道品中所說七覺支,亦稱七菩提分。於是均頭尊者說出七覺意,即念覺意、法覺意、精進覺意、喜覺意、猗覺意(又稱輕安覺意)、定覺意及護覺意(又稱捨覺意)。未料,均頭比丘說完七覺意,居然疾病悉除,乃讚嘆七覺意為藥中之盛。於是,佛藉機開導均頭比丘,只要你好好的諷誦受持七覺意,不用懷疑佛、法、僧。

   眾生不是像均頭比丘一樣嗎?如果有病,祈禱諸佛菩薩不靈,就只會抱怨,不會懺悔自己的業障深重或是修持佛法是否足夠精進。佛言:「此七覺意甚難曉了,一切諸法皆悉了知,照明一切諸法,亦如良藥療治一切眾病,猶如甘露食無厭足。若不得此七覺意者,眾生之類流轉生死。諸比丘!當求方便,修七覺支。」

增一阿含經又有一則佛陀照顧病比丘的故事。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的處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在一起。爾時,羅閱城中有一比丘,身遇疾病,至為困悴,臥大小便不能自起止,亦無比丘往瞻視者,晝夜稱佛名號:「云何世尊不見愍?」。佛以天耳通聽到病比丘的抱怨,於是帶著一群比丘前往探病。佛告訴病比丘,汝昔日未病時,可曾去探病,病比丘答說沒有。尊貴的佛,還為病比丘除去穢物,幫助他沐浴,餵他吃飯。等到病比丘用餐完畢,佛還跟病比丘開示,人如不修行,只能在六道中循環不已,如果不勤修正法,就會後悔莫及。當時病比丘不但得到佛陀的照顧,同時聽了如來的教誨,即於座上得三明,漏盡意解。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那律尊者,修行時聽佛說法,常打瞌睡,後被佛陀嚴厲斥責,因而發奮圖強,導致眼睛失明,佛陀為他穿針線,補袈裟,並教他修金剛照明三昧,終於成就阿羅漢,看大千世界如同看一顆掌上的蘋果,清清楚楚。

   以上三位比丘都因疾病的鍛鍊,轉禍為福,在修行上有所成就。

   以探病宣說佛法,更為膾炙人口的典故是維摩詰經中,文殊菩薩代表佛去給維摩詰居士探病。名為探病,實為藉病演繹佛法的妙理。

   世俗的眾生探病,大概不離買禮物、送紅包、安慰的話語,如此已經算是很圓滿。但文殊菩薩探病,自然不能落入俗套。

   文殊菩薩知道維摩詰居士的智慧辯才無礙,所以文殊菩薩先問維摩詰患的是什麼病,維摩詰說祂的病無形不可見。文殊又問:「此病身合耶?心合耶?」維摩詰答:「非身合,身相離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

   文殊問:「地大、水大、火大、風大,於此四大,何大之病?」以身體而言,地代表人體之骨骼,水代表人體之血液、唾液等,火代表人體之體溫,風代表人體之呼吸。也就是問維摩詰是由於人體的什麼系統產生毛病。維摩詰答:「是病非地大,亦不離地大;水火風大,亦復如是。而眾生病,從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

   眾生的疾病乃因四大不調所引起,因為眾生有病,所以維摩詰亦有病。眾生身體的疾病好治,無形的疾病難治。眾生生在娑婆世界,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不在愁中,便在病中。誰敢說自己沒有病,差別只是輕重緩急,各有不同。眾生的疾病因妄想顛倒煩惱而生,而維摩詰的病因眾生有病而生。

   文殊菩薩知道維摩詰示疾的用意,祂不安慰維摩詰,反而問維摩詰菩薩應如何慰喻有疾菩薩,也等於巧妙的製造給維摩詰有說法的機會。維摩詰言:「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說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說身無我,而說教導眾生;說身空寂,不說畢竟寂滅。說悔先罪,而不說入於過去;以己之疾,愍於彼疾;當識宿世無數劫苦;當念饒益一切眾生;憶所修福,念於淨命,勿生憂惱,常起精進;當作醫王,療治眾病。菩薩應如是慰喻有疾菩薩,令其歡喜。」

   佛法修行方法很多,四念處是其中之一,首先當觀身不淨,此身乃假合之身,所以眾生應少在身體上用心,要多在心靈上用功,唯有心靈的用功,才能讓假合之身,有朝一日回歸清淨法身,法身即佛身,佛身清淨無染,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世俗眾生懂得探病技巧,可以讓病人樂觀寬懷,樂觀可治百病,寬懷心才能得自在,有時內心的疾病,比身體的疾病還要嚴重難治,是故,探病是一門學問,也需要有高明的技巧,探病方知身無常,是苦源,因而更加體會學佛修行的好處,如此探病的結果,便有無量功德。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訂於國曆十二月二十七日(農曆十一月十七日)晚上八時,舉行慶祝阿彌陀佛佛誕法會,歡迎參加,同霑法喜。法會之後,茶點聯誼。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訂於國曆10519日(農曆十一月三十日)星期六前往埔里台灣靈巖山寺朝山,上午七時,在虎尾鎮統領KTV停車場集合出發。歡迎報名參加,收費每人三百元(國小以下兩百元),作為早餐、保險、車資等費用。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農曆年最後一次讀經日,訂於國曆105125日(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星期一晚上七時三十分,恭讀地藏經,將心地年終大掃除,若要參加,請事先報名,以便準備經書及桌椅。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登記有案的合法佛寺,但講堂沒有做法會、經懺、牌位等固定的收入,請大家用不同的方式發心護持贊助。包括小額捐款、點光明燈,(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則點一生光明燈)、請購書籍「一字一拜地藏經日記」,定價200元(悟耀法師未出家前著作)。「悟耀法師人生解惑」,定價300元,彩色印刷(出家後著作)。敬請大家發心贊助護持,確保法輪常轉,功德無量。請郵政劃撥22690234帳號,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講堂電話:05-63336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