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印証今日社會的宗教發展,的確呈現正邪並存,道消魔長的現象,甚至連高等教育的知識份子都難以分辨宗教信仰的正邪,更嚴重的是,迷信的宗教徒,傳教或信教都非常狂熱,正知正見的宗教徒,反而保守理性。是故,選擇正確的宗教信仰非常重要,才不致戕害身心的平安健康。
宗教信仰的立意,無非為了安定身心,幫助解脫世間種種的痛苦煩惱。問題是如果選擇錯誤的宗教信仰,不僅無法幫助身心獲得妥善的安頓,甚至可能造成身心更加狂亂,反而有害無益,更嚴重的是給家庭及社會帶來恐懼不安。在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選擇宗教來安頓身心,更需要有清淨的智慧。正信的宗教信仰,就是透過修行來改善一切人生的逆境,包括病苦、婚姻、事業等,如果對因果有深入了解,就不會去狂熱崇拜神通,而是藉由修行來消除業障,增長福慧,甚至解脫生死煩惱大事。
迷信害人,佛教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央掘摩羅,在他未遇佛陀前,他拜一位外道為師,由於年輕英俊,師母竟愛上他,向他求愛不成,竟向自己的丈夫說央掘摩羅要非禮她。師父很憤怒,但假裝關心央掘摩羅,要他殺一千個人,將每個人的手指骨割下來做項鍊,就可以成道。央掘摩羅不知師父是存心害他,竟成殺人魔王,等到他殺了九百九十九個,找不到人可殺時,竟要殺母親來湊數。當時佛陀認為他的得度因緣已到,於是在他的面前出現,並感化了他,後來經過無數的苦行而成就阿羅漢。
舉凡正信的宗教,無不勸人息滅貪瞋痴,勤修戒定慧,不會特意塑造個人的崇拜或供養。是故,選擇宗教信仰,立意必須純正,否則反而找不到真正的明師。修行佛法,以戒為師,不離三十七道品,如四念住、四正勤、七菩提分、八正道。其中,七菩提分就是七覺支、七覺支的第一覺支,就是擇法覺支。擇法對一個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相當的重要,因為跟隨了明師,修持了正法,必能從佛法的薰陶中,獲得慈悲與智慧。如果擇法錯誤,就無法獲得輕安,無法獲得禪定,無法獲得智慧。所以七覺支的正確順序是擇法、精進、喜、除(輕安)、捨、念、定。換言之,就是選對了正確的修行法門,然後精進用功,因而以得善法為喜,以除掉痛苦煩惱而感到輕安,以捨掉不如法的雜念,而在心念及禪定上淨化,才能有成成就。如果選錯了法,選錯了修行方式,未來就是一錯百錯,身心無法獲得調和,反而為之錯亂。
宗教信仰太理性,與諸佛菩薩就不能感應道交,如此宗教只是一門學問,無法在生活中圓融運用,藉以改善自己不如意的生活。宗教如果太感性,就會狂熱去崇拜一個人或一種物,如此很容易流於迷信,迷信的人,最後都是吃虧受害的機會比較大,因為真正的大師不會接受狂熱的崇拜。
楞嚴經:「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所謂邪師,最喜歡打妄語,最大的妄語就是「未証謂証,未得謂得」,只要了解這句話的真諦,就知道凡自稱活佛,凡自稱大師,凡自稱如來、菩薩等,都是大妄語。佛說大妄語的人,「如刻人糞,為旃檀形,欲求香氣,無有是處。」
金剛經,佛曰:「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懂得其中的道理,便能了解學佛修行,盲目追求神通,不僅不安全,也不可靠。
楞嚴經 ,阿難代眾生向佛請示:「世尊!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欲攝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於菩提心,得無退屈?」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毘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是故,對自稱大師者,請不要忘記用「戒、定、慧」三無漏學加以觀察印証,是否為明師,便能知之明白。
藥師佛所發的十二大願中,有兩大願就是針對錯誤的宗教信仰而發。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九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罥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証無上正等菩提。
所以家人中,如有人誤信邪教邪師的人,可以常持念南無藥師琉璃佛(或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聖號,或常誦藥師經,迴向給所關心的人,相信只要能出於至誠,藥師佛必能滿足其心願。
台灣的宗教雖然呈現蓬勃發展的現象,但正知正見的佛法,不取巧不趕熱鬧,反而不容易吸引眾生。悟耀常做比喻,正知正見的佛法如飲開水,沒有特殊的味道,對人的身體有益無害,對貪欲重的眾生,難免缺乏吸引力;而邪教邪法如吸食嗎啡,令人一時相當振奮,但長久使用,可能殘害身心的健康。所以宗教信仰的選擇,不能沒有智慧。
※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繼續受理108年點光明燈祈福:每人每盞五百元,一次繳交一萬元,點一生光明燈。
※ 虎尾安溪慧日講堂是雲林縣政府合法登記的佛寺,護持法輪常轉,請使用郵政劃撥。戶名:虎尾安溪慧日講堂。郵政劃撥帳號:22690234號。
講堂電話:05-6333622。
電子信箱:uxhfmj@yahoo.com.tw。
講堂地址:雲林縣虎尾鎮安溪里104-8號。
留言列表